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单位典型经验做法 > 试点企业

两业融合激发创新活力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30
来源:《两业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打印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改革委确认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简称“两业融合”)试点企业中,经纬智能、通号研究设计院、中天科技等企业,立足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不断提高研发创新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经纬智能两业融合赋能企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建设产品集成研发与创新体系加快智能化产品和基础性、原创性技术开发调整完善研发与产品创新管理组织架构建立了公司创新体系组织模式将产品开发由技术主导转变为市场需求主导。建设产品集成研发与创新体系加快智能化产品和基础性、原创性技术开发在完善研发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持续推出高速高效、自动化、智能化、清洁节能、免维护产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品数字化转型。制定并实施新一代产品电气控制系统方案将设备电气系统软硬件及操作界面全部统一方便用户操作。

  (二)打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精品工程促进企业向服务制造型企业转型实施铁三角订单交付模式不断提高安装服务质量打通交钥匙工程的最后一公里为客户提供棉纺成套解决方案。构建细纱机远程运维大数据平台系统致力于打造一个纺织工业大脑+三大技术支撑中心+一个行业场景化套件工厂+N个高价值业务的应用系统。为客户量身定制成本低、质量高、见效快的经纬特色升级改造方案解决客户资金压力。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做好产品销售网络建设。

  (三)加大技术创新实现标准引领加快先进技术转化持续推进山西省高端纺织机械装备制造标准基地建设。利用两年时间建成山西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高端纺机装备制造),提升产品和制造水平积极主导行业标准修订促进行业整体制造水平提升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主持修订了棉纺环锭细纱机、棉精梳机等主要产品的行业标准。

  二、通号研究设计院:“制造+服务”“产品+服务”打造全链条服务能力

  打通研发和制造环节壁垒通过企业组织结构重组改革促成业务流程的优化、简化。加强产研融合全流程的一体化打通研发和制造环节壁垒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冗余投入提高产品转化效率和质量提升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实现1+1>2的战略目标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打通设计者、制造商和终端用户之间的壁垒通过持续推进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装备完全自主化研发和产业化设计建立高效完整的现代化检测监测装备体系和运维技术体系开展列控系统装备的系统研究、研发设计、测试验证、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使用维护的全产业链融合积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同时积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产业链为枢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工业大数据推动企业向价值链、产业链两端及周边延伸融入更多的科技创新要素打通设计者、制造商和终端用户之间的壁垒加快制造+服务的两业融合。

  提升加工制造数字化水平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实现自动化生产检测装备部署应用提升产品先进制造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生产效能。通过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自动化制造装备配置利用通号院研发生产业务融合优势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继续扩大当前行业内其他信号企业的集成业务并拓展新领域产品代工生产业务快速提升产品代加工生产服务输出加快两业融合标准体系建设。

  、中天科技构建两业耦合共生体系打造融合发展中天模式

  坚持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对内蓄力、对外借力打造智能制造服务强联合模式在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创新运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强联合模式在充分整合自身智能制造联盟优势资源的同时在智能制造各领域积极借用最强外脑打造行业内最具优势的工厂布局设计、核心装备开发及改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技术攻坚团队和互信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确保以业内最强阵容团队实现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的有效实施。

  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工业制造新业态打造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新引擎充分发挥5G+工业互联网优势在企业大数据管理、服务生产经营、拓展外部市场、管理成果输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模式由管理信息化向信息化管理转变拥抱工业互联网步入工业4.0。同时推出了智慧采集终端快速实现上云上平台支持300多种常见的协议转换可以与各种设备仪表进行通信成为设备互联的利器。

  突出产品服务延伸提质增效打造总设计、总集成、总承包、总运维一揽子服务体系践行海缆向系统发展、海工向总包发展产业战略规划不断加快从产品销售走出去工程服务走出去”,再到产业资本走出去的步伐。通过产业链精准布局和资源整合形成了提供海底通信系统、海底电力系统、海底观测网系统、海洋探测系统、海上油气平台系统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