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镇地处四川盆地北缘,拥有良好的山地、丘陵、湖泊和森林资源,辖区内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醉美玉湖”是川东北片区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依托景区带动、农旅融合和民俗节庆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一、绿色生态书写“底色”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原有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坚持生态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深挖乡村自身优势,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强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主打“绿色”“有机”“无公害”三张名片,成功注册“光雾蜜李”、玉湖有机渔业等商标11个,地理标志3个。
二、农旅融合融出“亮色”
坚定“花果红光”发展思路,精心布局“一镇四园”全域产业,建成杨梅、茭白、葡萄、蜜李等1.5万亩特色花果主导产业,建设玉白村、柏山村渔业新村2个,建成乡村旅游综合体3个,花果产业核心基地8个,农产品加工基地2个。依托“醉美玉湖”风景区,设计开发集生态采摘、民俗体验、文化休闲、水上娱乐、极限运动、野外生存体验等具备参与性、体验性的系列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精品路线5条,有效提升旅游产业水平,在区域内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民俗文化渲染“成色”
深挖川东北本土民俗文化,修缮保护明镇寺、禹王宫、红岩洞、观音井文物古迹4处,建成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1个,村史馆2个,创作“柏山新貌赞”“玉湖渔歌”等民俗文化作品5个。举办杨梅采摘节、葡萄采摘节、茭白品鉴节、抢鱼节、龙舟赛等8个旅游节庆活动,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6000余万元。
四、全域旅游成就“特色”
布局“一心多点”全域旅游,以“醉美玉湖”风景区为核心,建设渔村玉白、梅香黑池、田园房岭、浪漫花石、古色白庙、幸福柏山等乡村旅游综合体和精品旅游点,以点带面,坚持整村推进和多村联动,盘活1.5万余亩特色花果产业辐射带,用活“旅游+”,以“门票经济”“民宿经济”“体验经济”等全面提高旅游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专家评语
依托原有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坚持生态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深挖乡村自身优势,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强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坚持整村推进和多村联动,用活“旅游+”,以“门票经济”“民宿经济”“体验经济”等全面提高旅游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