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全国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和精品线路 > 全国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 景区发展带动型

小香包做成大产业——江苏省徐州市马庄

发布时间:2021/01/28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贾汪区马庄,东临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潘安湖景区,地处徐州市北郊25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下辖5个自然村,人口2743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村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村形成了党风正、民风淳、人心齐、效益增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国家级荣誉40余项。近年来,马庄依托潘安湖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中药香包等特色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马庄村视察时,充分肯定了马庄的手工技艺挖掘工作,并亲自购买了“真棒”香包。目前,马庄村年接待游客超10万余人次,全村范围内共有农家乐20余家,乡村旅游经营实现收入6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马庄香包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现已走出徐州,在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受到一致好评,2018年全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一、坚持系统化管理,发展根基更加牢固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马庄文化礼堂时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马庄村党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庄重要指示,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开展农村“十佳星级文明户”“十佳好婆媳”“重阳敬老”等活动,涌现出夏莉、夏桂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结合传统节日和农闲时间,组织开展工笔画、朗诵、太极拳等一系列兴趣培训班。成立“新时代新思想宣传队”,引导村民忙时从“农”,闲时从“艺”。开展了香包文化节、民俗旅游节等文化活动15场,向来村参观游客展示了马庄特有的民俗文化魅力,丰富马庄乡村旅游内容。创新马庄管理模式,将家庭档案积分管理、三务公开等工作与互联网融合,打造线上智慧管理平台,村级管理更加便捷高效。按照“创新模式、创立标准、打造品牌”的要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综合服务厅,面向人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主题教育、文化传承,提升农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为发展乡村旅游夯实了基础,攒足了底气。 

  二、坚持项目化路径,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抓好香包风情小镇建设。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和风情小镇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壮大乡村旅游业,打造能够体现马庄特色的,以农家乐、民宿民俗一条街为主要内容的全新产业链条。成立江苏马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整合马庄乐团、民俗表演团、中药香包基地等打造马庄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突出民俗文化和田园风光特色,发展农家乐和民俗游,形成食、住、行、游、购、娱的民俗旅游新格局,“苏南有周庄,苏北有马庄”的旅游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大力开展村庄公共空间治理和村庄环境整治工程。硬化路面2500余米,新增绿化面积26亩,征收棚户区房屋129户,对村庄河塘、房前屋后等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设集香包制作、展览、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香包文化大院,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300个,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小香包”得到“大实惠”。 

  三、坚持融合化思路,发展内涵不断丰富 

  以马庄村为标杆,将马庄经验在全区推广,逐步形成“以点带面,融合互动”的发展新模式。邀请浙江大学的“安地”设计院,研究规划马庄旅游线路。大力推进传统手工技艺挖掘工作,在各镇成立香包合作社并广泛发动群众加入,极大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开辟了旅游富民新路径。建立马庄香包创业基地,注册“马庄香包”“真棒”“真旺”等7个商标。新招募20余名香包从业人员,扩大香包制作者队伍,并延伸拓展了4个村外香包加工基地。向新疆奎屯、陕西太白等友好单位传授香包技艺、推广传统民俗文化,积极扩大马庄香包影响力。同时,加快推进马庄文创综合体建设工作,开拓电商市场,鼓励村民以创业的方式提高收入,实现青年返乡就业,着力让香包走进大区域、占领大市场,把“小香包”做成“大产业”。 

  四、坚持立体化宣传,发展魅力更加彰显 

  建设“马庄香包博览馆”。在村委会北侧,利用传统的装修方法,运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手段,打造具有马庄地方特色的“香包民俗馆”。通过墙面彩绘的方式宣扬香包发展史和制作工艺。开设香包大讲堂。邀请王秀英等香包产业带头人现场授课、传授技艺,邀请游客体验香包制作过程。改造香包广场。把民俗广场作为香包宣传的前沿阵地,在马庄民俗广场增加香包形状灯具、雕塑、宣传画等设施。举办香包文化节。利用春节假期,举办以“闻香识美、香飘天下”为主题的香包文化节,按照种类、功能等划分区域,现场宣传、制作、销售香包产品。开通微信公众号。开通马庄民俗村旅游、马庄香包微信公众号扩大线上宣传力度,借助微信的广阔平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马庄香包。 

  五、坚持多渠道销售,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央视栏目走进马庄,《人民日报》《江苏旅游》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多次采访马庄、报道马庄,马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良好的发展氛围下,以马庄香包产业为依托,摸索建立徐州市香包产业研发中心、徐州市香包协会、徐州市贾汪区马庄香包专业合作社。开展市场调研,根据消费者喜好,优化香包产品外观设计,严把产品质量关,研究缝制质量更好的香包精品。利用淘宝网等销售平台,成立网上马庄香包特色店,推广线上销售。打造微商队伍,积极发动从事微商销售的村民,推销马庄中药香包。完善阿里巴巴、天猫等网上销售平台,2018年香包产值超1000万元,同比增长达60%。香包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 

  下一步,马庄村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广马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同发展的经验,以成功申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和香包风情小镇为契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战斗力,持续深化文旅融合,不断做大做强香包产业,努力把马庄村建设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强村样板。 

  专家评语 

  坚持系统化管理,成立“新时代新思想宣传队”,引导村民忙时从“农”,闲时从“艺”;坚持项目化路径,通过“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抓好香包风情小镇建设;坚持融合化思路,将马庄经验在全区推广,逐步形成“以点带面,融合互动”的发展新模式;坚持立体化宣传,借助各类媒体宣传并邀请游客体验香包制作过程;坚持多渠道销售,利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广泛营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