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全国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和精品线路 > 全国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 景区发展带动型

把握市场需求 创新发展方式——山西省运城市水峪口村

发布时间:2020/11/25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水峪口村地处永济神潭大峡谷的出入口,在开发旅游景区之前,老百姓主要靠耕种一些坡地和开采石头为生,是当地有名的穷村乱村。自2010年开始,溪域公司通过永济市政府招商引资开始和水峪口村共同开发旅游,先后投资2亿多元,打造了神潭大峡谷和山下的水峪口古村。神潭大峡谷作为山水景观区,水峪口古村作为旅游综合服务游乐区,景区和古村互相带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要素体系。现在的景区,每年有300多万的游客量,综合收入过亿元,周边省份的游客也越来越多,2018年陕西游客占到了28%,河南游客占到了17%。 

  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周边近千人就业,2018年景区安排水峪口最后一户贫困户家庭在景区保洁岗位就业,水峪口村全部脱贫。水峪口及周边村里的村民们从开始的参与建设施工,到现在成为景区员工,或自己开店、经营客栈、出租房屋,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水峪口村由过去的乱石滩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景区被评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水峪口村主要的经验和教训有以下几点: 

  一、关注群众利益,争取合作共赢 

  一个好的项目,一定是参与的各方实现共赢才行,乡村旅游更是这样。企业投资乡村旅游一定要了解当地群众诉求,时刻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和利益,这样相处就会比较融洽。要舍得让利给合作方,古村店铺在招商之初,公司就实行三年免租金的招商方式,使得短时间内就形成一定的规模。景区开业之初,又对游客实行了停车、门票、看演艺等多种免费政策,使景区游客量迅速增长。这么做表面看是贴钱了,实际上综合效益不降反增。 

  二、坚持市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 

  在管理上公司从市场出发,为游客考虑,出台了两条高压线,一是不准以任何理由同游客争执,包括吃东西不给钱也不能争吵;二是坚持食材统一采购,不准使用任何违规添加剂,谁违反就立即清除出景区,这样就保证了景区的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在日常运营中,公司常态化组织团队进行新生事物的学习和市场调研,与相关机构合作,利用各种大数据信息平台,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景区的营销方式,创新相关业态和节庆活动,不断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明确开发流程,科学策划规划 

  旅游景区的开发涉及旅游规划、合作方式、投融资、土地、建设、营销等很多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水峪口村有什么?能做什么?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对项目做一个策划和定位,这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其次,要根据策划和定位来考虑适合水峪口村的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各方的合作方式,厘清这几个问题后,再认认真真地找一家规划单位,做好规划,逐步实施落地。 

  公司的运营团队在做好水峪口古村的同时,又在晋中市榆次区的小西沟村(太原东山上),利用废弃的石料场,着手打造一个集乡村振兴、尾矿治理、荒山绿化、旅游扶贫、健康养生为一体的乡村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运营后,将会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样板,为山西文旅产业的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家评语 

  关注群众利益,争取合作共赢;坚持市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公司常态化组织团队进行新生事物的学习和市场调研,与相关机构合作,利用各种大数据信息平台,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景区的营销方式;明确开发流程,科学策划规划。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