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全国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和精品线路 > 全国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 景区发展带动型

盛会催奋进 砥砺铸辉煌——北京市延庆区

发布时间:2020/11/25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延庆位于北京市西北部,距离北京市区74公里,全区总面积19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6万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依托八达岭长城、龙庆峡景区等资源,延庆一直是北京乃至华北地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延庆乡村旅游逐步实现了从零星散落向规模集聚转变、从无序经营向规范经营转变、从粗放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的发展。目前,全区共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5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3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家、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11家,北京市星级民俗村62个、星级民俗户1295户、特色业态80家,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从2014年的489.6万人次、2.97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33.3万人次、3.9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8%和10%。近年来,在服务保障冬奥会、世园会筹办举办等绿色发展大事的推动下,延庆乡村旅游转变发展思路,坚持以农业为依托、农村为空间、农民为主体、绿色为导向,京津冀为市场,从加强政策扶持、完善配套设施、培育高端产品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以量变促质变,推动全区乡村旅游全面转型升级。 

  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2017年入选十大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2018年入选首批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坚持不断创新、推进五个率先,探索京郊旅游发展路径。 

  1.率先打造星级民俗村户。作为北京市乡村旅游等级评定工作试点,率先在北京市打造星级民俗村户。截至目前,共有北京市星级民俗村62个、星级民俗户1295户、特色业态80家,其中四星级以上民俗村32个,四星级以上民俗户209户,数量均位列京郊前列。 

  2.率先推出民俗户保险。2015年与中国人保合作推出民俗户保险政策,政府补贴50%的保费,民俗户只需交200元,就能为自身家庭财产、游客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总额30万元的安全保障。四年来,为千余户民俗户办理了保险业务,累计出险55起,赔偿民俗户损失超过50万元,极大地降低了民俗户生产经营风险,并为游客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2017年,北京市吸收借鉴了延庆的成功做法,建立起京郊旅游保险体系,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 

  3.率先搭建乡村旅游融资担保平台。针对乡村旅游融资渠道不宽、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等问题,与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北京银行合作,创新推出民俗户贷款政策,为民俗户升级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不断加大贷款政策扶持力度,实施贷款担保费补贴政策、推出北京市首个民俗户贷款基准利率零上浮贷款方案等,三年累计发放贷款5000万元,有效解决了乡村旅游升级改造资金难问题。 

  4.率先开展以优势产品为主题的节事节庆活动。坚持突出特色、提升档次、扩大影响,持续在打造节庆品牌上下功夫,从2015年起,以乡村旅游龙头产品美食为抓手,连续四年举办乡村美食大赛相关活动,有效提升了延庆乡村美食品质和知名度;连续举办两届北方民宿大会,占领北方民宿产业发展高地,树立延庆作为北方民宿发展阵地的品牌形象。 

  5.率先出台民宿专项奖励政策。制定出台2018年延庆区精品民宿奖励政策,从财政安排资金近200万元,对全区精品民宿进行规模化建设、带动就业和带动低收入增收三个方面的资金奖励,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延庆发展精品民宿。 

  (二)创新体制机制、汇聚多方力量,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1.建立乡村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乡村旅游管理体系,由主管副区长挂帅,联合农委、园林局、公安局等部门,建立起延庆乡村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并多次召开监管规划、政策扶持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专项会议,整合多部门力量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项问题,推动全区重要部门形成乡村旅游“一盘棋”的协同管理局面。 

  2.成立乡村旅游产业联盟。充分发挥产业联盟桥梁纽带作用,2017年7月成立北京市首个民宿联盟、美食联盟和客栈联盟,建立起乡村旅游经营者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合作平台,对外整合行业力量集体发声;对内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和争取政策支持,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同时于2018年11月,倡议成立北方民宿联盟,京、津、冀、蒙四省市的近50家民宿产业相关协会、企业等加入联盟,共同服务北方民宿产业发展。 

  3.强化旅游行业监管机制。将乡村旅游秩序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构建设施完善、服务规范、诚信有序的旅游环境。通过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间联合执法,加大扰乱破坏正常旅游市场秩序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并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和强制退出制度,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同时积极培养全民旅游服务意识,营造“全面推介延庆,人人都是导游”的良好氛围,形成全民参与、部门齐抓共管的旅游服务全民化格局。 

  (三)完善软硬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乡村旅游发展素质。 

  1.提升旅游硬件设施。结合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争取和安排专项产业资金,对重点民俗村、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的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建设,新建改建停车场2万平方米、标识牌近千块、装饰灯杆近千个、登山步道10条等;同时与建设银行、联通公司合作,免费为民俗户安装POS机,提供网络优惠套餐,实现全区住宿民俗户Wi-Fi全覆盖。 

  2.升级软性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培训,通过入户指导、巡回拉练、经营交流等多种培训手段,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了应急救援、服务礼仪、烹饪技能等多样化的培训,年均培训30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经营者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礼仪、提高服务技能。 

  (四)挖掘乡村内涵、培育特色品牌,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1.培育区域民宿品牌世园人家。以服务保障世园会接待为核心,出台《世园人家服务标准与评定》管理标准,指导全区精品民宿、乡村客栈等进行世园特色、文化氛围和旅游配套等方面的提升,培育出124户世园人家。其中精品民宿作为延庆近年来住宿产品的亮点,发展迅速,从2015年第一家精品民宿石光长城开业以来,短短四年时间实现了全区精品民宿从无到有再到全域发展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区正在推进的精品民宿项目50余处,投资总额16亿元,其中山楂小院、原乡里等32处品牌民宿已开业,共有精品民宿小院140座,预计到2022年冬奥会召开前,全区精品民宿将形成布局15个乡镇、60个村落、千个小院的发展规模。 

  2.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挖掘旅游资源、丰富产品体系,打造了南湾3D主题民俗村、慈母川慈孝文化民俗村等多个特色主题村,申报了康庄“园艺风情小镇”、千家店镇“山水画廊小镇”等14个北京市特色村镇,培育包装了石烹乡宴等40余种特色美食桌宴和10桌世园花宴,推出井庄冰雪嘉年华、世园人家过大年等民俗活动。同时以精品民宿为核心,整合景区景点、乡村美食、体验活动等旅游资源,将民宿打造成休假度假的微目的地,实现一站式乡村旅游体验,促进乡村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消费逐步扩大。 

  3.树立乡村旅游整体品牌形象。以“长城脚下的生活方式”为延庆乡村旅游品牌核心卖点,围绕旅游要素及延庆资源优势,开发了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戏雪四季产品,并形成“食在延庆”“世园人家过大年”等地域品牌。同时整合利用机场、地铁、公交等载体,新闻报纸、电视广播、两微一端、抖音头条等媒介,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宣传营销,提升延庆乡村旅游整体品牌影响力。 

  二、主要工作成效 

  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延庆在旅游富民惠民、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政策扶持体系逐步健全。 

  强化政策引领作用,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各个阶段特征和重点任务,制定了金融服务、奖励机制、人才培养、科技支撑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措施,鼓励各类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保障乡村旅游健康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多位一体产品体系日益丰富。 

  挖掘首都稀缺乡村旅游资源,牢牢抓住筹办举办世葡会、世界马铃薯大会、世园会、冬奥会等世界级盛会的历史机遇,重点发展了石光长城、山楂小院等一批集乡居环境、乡愁品位于一体的精品民宿;集中打造了“葡萄人家”“世园人家”等具有延庆特色的业态;开发培育了火盆锅豆腐宴、石头宴、福禄长寿宴等40余种特色桌宴,形成了吸引游客来延庆消费的多位一体产品体系,“一沟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乡村旅游成为“产业相连、城乡互动”的有效载体,成为全域旅游的最好实践田。 

  (三)旅游富民惠民成效凸显。 

  坚持把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带动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富民惠民方面持续发力,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增收富民的有力抓手,农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18088元增长到2017年的21248元,年均增速8.5%,其中珍珠泉乡、井庄镇、千家店镇等重点旅游乡镇更是分别实现了9.1%、10.5%、12.3%的年均增幅。同时,通过在低收入村发展精品民宿项目,带动村集体和村民财产性、劳务性、经营性三性收入,帮助下虎叫村、小观头村和后黑龙庙村等低收入村实现快速脱低,乡村旅游惠民成效凸显。 

  (四)乡村旅游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将发展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注重保护田园风光、保留原始风貌、保持乡土味道,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优先向发展较好的旅游村倾斜,特别是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建乡村旅游生态厕所近70座,重点民俗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休闲设施实现大幅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下一步,延庆区将紧抓2022年冬奥会的重大战略机遇,紧抓工作落实,乘势而上、奋勇拼搏,实现旅游产业全面跨越式发展! 

  专家评语 

  以“民俗+民宿”为乡村旅游发展主题,在乡村旅游保险、融资担保、贷款政策等方面探索出有效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发展行业组织、完善软硬环境、夯实发展基础,以世园会及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不断丰富业态、提升品质、富民惠民,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