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全国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 景区发展带动型

人文祖源 幸福小市——辽宁省本溪市小市镇

发布时间:2020/11/25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一、发展情况 

  小市镇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本溪满族自治县,辖区总面积568.5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45万人。小市镇交通便捷。地处北温带气候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降水量797.5毫米,无霜期110~13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小时;辖区内有亚洲最大的滴水溶洞——本溪水洞,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关门山水库,水洞源头——天龙洞,东北富士山——云濛山,“东北人文祖源”——庙后山等景区。森林覆盖率76%,有“中国枫叶之乡”“辽东天然氧吧”之美誉。2018年小市镇全年接待省内外游客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41万元,带动就业580人,旅游投资约500万元。 

  二、工作举措 

  多年来,小市镇围绕“生态宜居都市后花园”的科学定位,突出“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三位一体”发展思路,以发展生态观光、古人类文化、养生休闲旅游、满族特色村寨为重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小市镇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一)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018年,小市镇域内各类酒店、农家乐、民宿等住宿场所已经发展到260家,共计1823间客房,3031个床位,有效缓解了往年“十一”黄金周客房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其中2017年还新增了4家风格各异的精品民宿,满足了游客对于住宿体验的新需求。目前镇域内还有两个大型民宿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此外,小市镇还重新修缮了三处旅游服务区,分别位于同江峪村、久才峪村和陈英村三处旅游人群聚集区。及时对三处旅游服务区进行维修,引进冬季取暖设备,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管理,为过往游客提供便利。 

  (二)结合本地民族文化实现乡村旅游特色化。 

  小市镇满族人口众多,为了使得满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游客有机会体验原汁原味的满族传统文化、品尝满族传统美食,自2016年起由小市镇人民政府在原有农家乐一条街基础上,先后争取项目扶持资金510万元,着力打造了一条集餐饮、住宿、休闲、购物为一体的长达1100米具有满族特色的餐饮一条街——同江峪满族村寨。2018年同江峪满族村寨被辽宁省商务厅审定为辽宁省特色旅游商业街12条重点培育街区之一。成立同江峪璟蕴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努力把同江峪满族村寨打造成东北“袁家村”,实现“一店一品”。同江峪满族村寨现已成为本溪满族自治县入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未来将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的旅游示范样板。 

  (三)保持乡村原始风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小市镇在旅游招商引资、开发旅游项目时,严格遵循环保先行这一底线,旅游项目建设,尤其是大型建筑物、构筑物,要与环境相协调。确保旅游项目对环境的保护,特别重视对污染的防治。不断加强乡村绿化,提高环境质量,改善村容村貌。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比如,小市镇近两年计划开发的庙后山古人类文化遗址和云濛山旅游景区。为了做好庙后山古人类文化遗址保护和开发工作,小市镇配合各级媒体,加强对庙后山文化品牌的宣传报道,积极向外界推介庙后山文化。邀请研究团队、国内外专家来溪考古研究,打造本溪“东北第一人故乡”名片。在推进云濛山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时,最大限度保护云濛山自然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把森林旅游培植成为小市镇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增收亮点,提升本地就业环境。 

  (四)积极摸索创新乡村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认养”是小市镇尝试的土地利用新方式。庙后山农业公园项目是小市镇自2016年开始计划打造的全新的旅游体验项目。2016年8月,小市镇到盘锦市大洼县新立镇进行考察学习后,结合小市镇实际情况,将“土地认养”概念引入小市镇。在与村民谈话了解情况之后,进行了初期选地、制订“土地认养”实施方案、编制合同、“土地认养”宣传等一系列的措施,并成立了小市镇土地认养及旅游宣传工作推进组对“土地认养”工作进行专项推进。目前庙后山开心农场已经成型,共划分出95个地块,已有81块被认养。“农场”有专人进行管理,反响良好。 

  (五)严格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建立诚信体系。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严格规范的行业标准既能对旅游从业者的行为进行统一规范,提升服务品质,又能够有效地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各项权益,如小市镇政府制定的《小市镇民俗旅游接待户服务规范》,谢家崴子村农家乐协会制定了《小市镇谢家崴子村农家乐旅游接待管理制度》《小市镇谢家崴子村农家乐协会服务公约》等,都为小市镇旅游行业规范提供了准绳。满族村寨以小市一庄为龙头成立的诚信联盟体系,为旅游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近年来,小市镇多次组织镇域内旅游服务人员参加各类旅游培训,如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满族传统文化培训、“美团”使用培训等。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拓宽从业人员眼界,开拓经营思路。同时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分享交流经营经验,让从业人员共同进步。 

  三、经验效果 

  (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就业机会。 

  乡村旅游业能够与旅游景区周边的农户保持着互利共赢的相处模式,旅游经营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周边农户进行商业合作。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小市镇的就业,为镇域内乃至全县居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提供了收入保障。同时还带动了本地农副土特产的生产销售。 

  (二)旅游企业经营内容应当互补,形成良性竞争。 

  小市镇沿本桓公路沿线形成的“旅游带”上的经营范围多种多样,有温泉、餐饮、住宿、采摘、垂钓等。住宿上有温泉酒店、民宿、农家乐,每家民宿的主题也各具特色。又如镇域内农业观光项目,如青石岭朝天椒、腰堡云海薰衣草庄园、城沟中药材种植基地、陈英枫桥千亩猕猴桃虽然同属一类旅游产品,但是经营内容却完全不同。每一类产品以块状形式分布在沿线上,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竞争又互为补充。同时,又有已经比较具有规模的企业如小市一庄、枫香谷温泉度假酒店、枫桥农业等作为典型,可以为周边其他小型旅游企业树立标杆。 

  (三)特色规划设计,旅游产品具有地方特色。 

  每一个旅游产品都要具备独特的地方特色,让游客感受到文化差异性。如同江峪满族村寨,无论是建筑装修还是提供地菜品都充分地融合了本地满族特色。以小市一庄为例,通过园内功能分区布局,在山庄内塑造大面积的绿色旅游环境,提供多种形式的消费产品,让蔬菜、蜂蜜等农业产品依托在旅游载体上,保证了农业和旅游之间的互补和融合。充分与乡村有特色的自然生态风格相融合,还原独特的乡村风味,让游客能够真正地脱离城市的束缚,投入到全新的生活体验当中。 

  (四)着力抓好品牌化经营,发挥品牌效应。 

  充分利用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本溪水洞和4A级景区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品牌效应”,利用两处景区吸引的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对小市镇历史文化、自然风光进行宣传,为小市镇乡村旅游创造广阔的市场前景打下基础,借满族村寨的建设之机在同江峪村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品牌,从而引导镇域内农家乐向更加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专家评语 

  一是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结合本地民族文化实现乡村旅游特色化,三是保持乡村原始风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四是积极摸索创新乡村土地利用方式,尝试土地利用新方式“土地认养”。五是严格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建立诚信体系,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六是着力抓好品牌化经营,发挥品牌效应,旅游企业经营内容互补,形成良性竞争。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