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贵州省台江县:“村BA”守正创新 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4/27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近年来,台江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遵循群众主体、文化融合、政府服务的原则,创新举办BA赛事活动,为促进群众体育繁荣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现农民风采、乡村风貌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BA活动一经推出就火爆全网,网络传播量累计超83亿人次,成为贵州文明乡风新名片和群众文化新亮点。

  一、坚持群众主体,做好群众+自治文章,持续保留BA”村味

  一是自主办赛。BA”源于台江县台盘村农历六月六的苗族吃新节篮球赛,备受当地群众喜爱。为办好赛事活动,每年,台盘村男女老少都会自发组建赛事组委会,自愿筹措经费,组织球队,包干做好篮球赛事组织工作。

  二是群策群力。由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商定赛规制定、球场修缮等重大事项,并大力推行赛规进村规,将篮球场管理、停车场管理、环境卫生整治、文明看球行为等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组织农民群众在赛事期间义务清扫场地、文明服务游客,齐心协力为成功举办赛事保驾护航。

  三是BA姓村。赛事坚持保留台盘村每年苗族吃新节原有特色,保持传统乡村篮球赛事规则,球队是来自贵州省各地及全国各地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组队的“村球队”,现场不收门票、不收停车费、不搞商业化,确保赛事村味十足。

  二、坚持文化融入,做好文化+体育文章,持续增强BA”的观赏性

  一是以赛彰显非遗文化魅力。以赛事为载体,充分挖掘和弘扬民族民俗艺术文化资源,邀请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啦啦队到现场讲习、表演,把台江热情奔放的苗族古歌、苗族飞歌、反排木鼓舞、多声部情歌、银饰和刺绣等民族文化搬到赛场,观众在现场体验体育竞技赛事的同时,还能享受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盛宴,村BA赛事更具观赏性和传播力。

  二是以赛传达乡土人情风味。比赛场地是村委会前的露天篮球场,现场观众加油喝彩的道具是锅碗瓢盆,解说员在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间自由切换,比赛奖品是米、猪脚、鸡、鸭、鱼等农特产品,充分凸显了BA农味、乡土味和本真特性。

  三是以赛促民族文化相互交融。BA火爆出圈以来,台盘村由举办乡村赛事到承办州级赛事、省级赛事乃至国家级赛事,不断受到全国各少数民族的青睐,纷纷到BA篮球场上展现各民族的文化风采。台江县抢抓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的新机遇,不断增进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效地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同心、共进共荣。

  三、坚持多元发展,做好品牌+旅游文章,持续扩大BA”的影响力

  一是打造区域名片围绕BA做好软件、硬件、运营、宣传等各方面工作,乘势打造具有台江特色的BA文化名片,把热流量转化为硬品牌。截至目前,共形成BA系列商标设计图6个,申报BA系列商标139件,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商标5件。

  二是促进文旅融合。聚焦客源、资源、服务三要素,以BA流量热潮兴旺文旅产业,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4A级景区成线、3A级景区成面全域旅游文体新地标和旅游新名片,全面带动食宿、餐饮、农特产品、银饰刺绣等销售额大幅度增长,让农民群众享受到BA带来的增收红利。

  三是推动共同富裕。依托BA”品牌赛事,打造集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文化、运动、旅游为一体的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激活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和新动能。经测算,BA”火爆出圈以来,台江县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66.14%2022年,台江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列全省第位。

  四、坚持政府服务,做好管理+安全文章,持续筑牢BA”安全底线

  一是抓实市场秩序监管。定期巡查赛事周边餐饮店、宾馆酒店、百货店,要求商户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明码标价,严格履行价格承诺,不得发生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正当行为,每日对乡内150户临时摊点、13家饭店展开食品质量监督检查,积极营造良好的BA赛事消费环境。

  二是做实后勤服务保障。成立台江县赛事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组,明确各单位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点,全方位做好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应急医疗等各项保障。广泛发动志愿者,配合县公安局、县交警队等做好交通管理和人员疏导,有效保障参赛球队、观光游客、媒体记者等数万人在赛事期间的“吃、住、行、游”,充分展现了台江温情

  三是落实赛事安全职责。锚定严密防控、确保安全的工作目标,根据活动和赛事的总体方案,对赛事场地进行多次勘察,结合当前的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形势,对活动进行综合性风险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制定赛事的安保工作方案。抽调200余名警力联合50余名义务联防员,在开闭幕式、比赛期间安保执勤,全力确保安全、有序、圆满举办比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