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四川省宣汉县:汇聚多方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

发布时间:2025/02/25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四川省宣汉县立足盆周山区留守儿童分布特点,利用农村闲置校舍建设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以下简称周末假日寄宿学校),建立政府投入+学校主体+东西协作+社会参与运行模式,构建了全学期全时段留守儿童托管关爱服务长效机制。目前,宣汉县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覆盖留守儿童10790名,其中寄宿托管1801名,取得了农民工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该做法被《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并在达州全市推广。

  一、系统谋篇布局,以点带面实现全域推广

  一是坚持统筹谋划推进。成立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县关工委主任为副组长,县民政局、教育局等24个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紧扣留守儿童特点和需求,研究出台《关于推进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稳步提升全县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意见》等文件,为全县周末假日寄宿学校建设绘制了系统推动图谱。二是打造样板寄宿学校。坚持试点先行,重点以三河学校、清溪宏文校、普光学校、新红中心校4个试点学校为样板,按照不搞大修大建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大力改善学生寝室、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有办公室、有心理咨询室、有亲情交流室、有阅览室、有活动室、有温馨生活场所的六有关爱阵地,同步免费开放音乐室、体育室、美术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等文体场所。三是扩大建设覆盖范围。坚持条件成熟一所,扩面成功一所原则,依托试点学校建设成功经验,逐步在县域内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有富余校舍场地、托管关爱服务需求强烈的地区,追加投资推广建设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让有需求的留守儿童都能够享受全学期全时段托管关爱服务。目前,已建成周末假日寄宿学校30所。

  二、注重多方联动,共筹资源打造优质环境

  一是发动社会力量。通过组织化、社会化动员,争取爱心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共筹集资金160余万元,用于优化周末假日寄宿学校的活动阵地以及学校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共同为留守儿童打造温馨家园二是配强师资力量。建立健全师生结对关爱、心理健康关爱、亲情交流关爱、困难帮扶关爱实施方案,优选教学能力强、待人亲和耐心的学科老师、艺体老师、生活老师等优秀教师参与周末假日寄宿托管关爱行动。每所学校每周末安排1名带班领导,轮流安排24名辅导陪伴老师开展学业辅导、艺术培养、体育锻炼、趣味活动、基本生活技能培训等。聘请了12名心理辅导老师,每月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并通过自信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心理辅导,培养积极良好的性格。三是升级管理力量。为县内每个试点学校提供公益性岗位,聘请1名厨师、1名童伴妈妈和1名保安,负责寄宿留守儿童的食宿和管护工作,并将公益性岗位直接运行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寄宿托管儿童人人有陪伴,事事有人管。定期组织县级各部门(单位)人员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不断壮大关爱服务队伍。县教育局和县就业局多渠道、多形式对童伴妈妈服务团队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三、突出精准施策,精细服务助力全面成长

  一是关注成长用心辅导。围绕德育培养、法治教育、学习提升关爱服务,科学设置周末假日课程和学习辅导计划,重点开展品德培育、爱党爱国爱家乡、党史及红色文化、法治、勤俭节约等教育活动,促进留守学生各项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关注健康暖心育人。围绕兴趣激发、亲情交流、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根据留守学生爱好特长组建不同的兴趣小组,开展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兴趣活动,周末定时组织亲情电话和亲情视频交流,常态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摸底,适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让留守学生感受更多关怀与温暖。三是关注日常细心守护。围绕生活照料、安全管理、困难帮扶关爱服务,严格管理留守儿童作息时间,安排专人负责寄宿留守儿童食宿和管护工作,落实周末安全监管值班领导制度,坚持每日查寝、餐餐留样、按时巡逻确保学生安全。积极募集爱心捐款捐物,通过政策帮扶、学校帮扶、社会帮扶、部门支持等方式,努力为寄宿困难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强化全程管理,建章立制确保长效运行

  一是完善寄宿准入机制。按照离学校较远、父母双方常年在外务工、家庭管护明显缺失的儿童优先,通过自愿申报、精准核实的方式,将确有需求的留守儿童纳为托管关爱服务对象,并实时更新有关情况。二是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完善县级部门+学校+监护人三级监管机制,加强出入管理、食品安全、关爱活动等监管;完善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记录展示留守儿童成长变化情况和托管关爱服务成果。三是完善应急处突机制。加强周末假日寄宿学校与属地党委政府、基层派出所、基层医疗机构等的联系,联动做好安全、医疗等应急处突工作,高效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疾病或意外伤害等事件,确保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四是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科学考核评估寄宿托管关爱服务成效,对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给予表扬奖励,对参与其中的教职工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并在干部调整、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给予倾斜。五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引导性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投入+留守儿童消费成本家长投入多元化保障机制,县财政按照规模为1个标准班(40/班)的学校每年不低于6万元,每增加1个标准班增加3万元财政投入的标准拨付运行经费。东西部协作项目、爱心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提供活动阵地、建设资金,保障周末假日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益性原则,家长只需据实支付儿童伙食费用。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