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依托“万村码上通”平台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处处美”“持久美”

发布时间:2024/08/23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区1400个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村庄,新建了道路、供水、公厕、路灯、排水沟、健身场所、农家书屋、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一大批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为常态化管护好村庄环境和公共设施,该区创新搭建万村码上通平台,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发动农民群众参与管护监督,推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从局部美全域美一时美持久美转变。

  一、多层次谋划平台功能

  精准摸排为先。顺应数字乡村发展大势,围绕畅通群众投诉渠道,推动长效管护落地目标,全区组建专班,深入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设施管护现状、农民群众对管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和管护项目优先序,确立管护平台的功能设置及硬件安装、运维方式等内容,综合现有涉农信息化系统建设使用情况,科学制定《柴桑区农村人居环境万村码上通平台建设方案》、《柴桑区农村人居环境万村码上通平台建设和运维工作指引》。

  精心设计为要。平台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AIGIS应用、5G+VR”等技术,重点设置村容村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厕管理、设备监测等功能模块,力求四个实时一个确保,即实时监测乡村公共区域,实时监测村庄垃圾收集桶满溢状况及转运车、保洁员、网格员工作轨迹,实时监测污水处理终端水质,实时监测公共厕所卫生状况,确保全天候监测村容村貌,全过程督办问题整改

  精细设岗为基。区级组建平台运管中心,成立14个乡级督察站、65个村级网格室,设置管理员、监督员、网格员、管护员等四支队伍,共计600余人,构建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责任到人的全方位管护工作体系。职责划分上,管理员负责平台日常管理和问题转办,监督员负责平台问题督办,网格员负责受理平台上报事件并督促管护员整改,管护员负责包干区域环境设施的日常维护及问题处理。

  二、多维度推进平台建设

  建设一平台。柴桑区万村码上通平台分为驾驶舱、运维舱、积分舱、管理舱四大板块。驾驶舱内含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结构、队伍建设、工作职责及全区农业农村建设发展等内容;运维舱清晰展示群众投诉事件受理情况、监测设施设备在线情况、各乡镇办结排名情况等;积分舱重点展示群众监督投诉获取积分及积分兑换奖品情况;管理舱综合反映区社会综治、雪亮工程、平安乡村、智慧小镇、智慧环保等视频数据,推动实现农业农村一网统管

  设立一中心。区级运维管理中心总面积达400平方米,设置控制室、5G平台管护集中展示厅、服务器存储中心等功能区域。通过LED展示大屏,可对全区人居环境问题进行全方面监测、一体化调度。同时,持续优化完善平台运行管理办法、事件处理流程规范、岗位职责及监督制度上墙,督促各项制度入脑入心、落地落实。

  统筹一张图。全区65个行政村、100个重点自然村安装了342套视频监测设备,配备36套环卫车辆GPS定位设备、500套管护员定位卡牌、25台移动管护终端,安装5套污水处理终端水质探测器、40套农村公厕异味传感器。各类设施联网区平台运维中心,各类数据实时上传汇总到指挥调度中心,真正实现一体化展示、智能化预警、科学化决策。

  融合一个端。柴桑区坚持系统观念建万村码上通平台,努力把涉农信息化建设新任务、农民群众急难愁盼新诉求融入一个投诉端口,先后开发禁捕退捕、智慧宅改、智慧粮库、农村电商、防溺水、高标准农田、社会治理等应用场景,通过统建共用,推动资源共管共用,数据融通共享,全面打造功能多样化、监管多领域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三、多形式强化平台推广

  三进宣传推广。一是进乡村,全区每个村庄的显眼位置都张贴万村码上通平台宣传单和投诉二维码,持续提升群众知晓率;二是进会场,借助乡、村、组会议发放平台宣传资料,现场演示系统操作;三是进家庭,借助年轻人带动家庭成员尤其是中老年人,关注平台、熟悉操作、监督投诉。目前,柴桑区万村码上通平台关注量达8.2万人,占全区乡村人口数的40%,成为全区涉农领域覆盖面最广、关注量最大、活跃度最高的数字化平台。

  优化问题投诉。群众日常发现村庄环境和公共设施问题后,可使用微信小程序,通过文字上报、语音上报、图片上报、电话上报等方式一键投诉,操作简便易学。平台将投诉问题划分为偏难、适中、偏易三个类别,分类设置处理超时提示和升档督办,如村庄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等方面问题,要求当日事当日毕,超过2天未处理的,区级下发督办单;逾期7日或9日仍未办结,平台逐级跳档到上级督办。各类投诉问题是否办结到位,以投诉群众的满意度评价为判定标准。2年来,柴桑区万村码上通平台累积受理投诉16843件,问题办理率、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创办积分超市。柴桑区万村码上通平台创新设立积分超市,根据群众好评率、复购率,将众多地方农副产品汇入积分超市柴桑优品模块。当地群众投诉村庄管护问题可获积分,登录平台、浏览信息、点评问题办理情况等同样获取积分。凭借积分,群众可在平台挑选商品。目前,全区积分达842176分,群众平均每月兑换商品30件。

  四、多机制保障平台运维

  建立领导推进机制。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各项工作,协调解决跨部门间涉农数据共享问题,保障平台建设运行顺利推进。确保区财政每年列出20万元专门预算,统一管理运维,保障平台有效持久运转,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加强平台建设、运行维护等资金管理使用,严格做到资金专款专用。

  建立设施运维机制。柴桑区与中国电信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万村码上通平台,中国电信承担平台运维工作,负责进行经常性巡查和全天候维护,如发生设备故障、掉线等情况,在规定时间节点前完成检修工作,确保物联网设备实时在线,各类硬件设施正常使用。

  建立信息安全机制。为确保平台信息安全,要求平台运维商经常性对服务器进行安全扫描,及时处理安全漏洞;组织建设运营商、平台指挥中心、平台运维中心等单位,制定平台应急处置预案,统一指挥、统筹协调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