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上海松江:探索“好邻居”服务体系 加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发布时间:2021/01/19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近年来,随着上海松江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大量导入,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市中心城区相比略显不足,与农村民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存在差距。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松江区积极探索集社会价值体系、服务空间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多元参与体系、考核激励体系五位一体的好邻居松江特色社区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明晰功能定位,打造好邻居多级服务阵地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总面积604.64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1个镇、6个街道274个居委会84个村委会,全区户籍人口65.95万人,农村居住人口29.8万。面对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还不够平衡、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现状,2018年松江区出台《关于推进松江区“好邻居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构建好邻居社区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一)整合资源,试点推进“好邻居社区服务中心

  松江区在镇级层面因地制宜推进“好邻居社区服务中心实体建设,通过品牌化设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专业化支撑和社会化发展,探索养老、医疗、儿童、教育、文体、社会组织培育等社区生活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积极构建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在松江区流动人口和老龄化比例较高的车墩镇,为了解决村民需求较大的养老、医疗等各类供给力量较弱的现状,镇政府将部分属于商业租赁的空间进行收回改造,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了集老年助餐、科普教育、健康体验、农村养老等功能综合设置的祥东好邻居社区服务中心,总面积5177.31平方米,中心充分考虑周边村民婚丧喜事的需求,在二楼辟出一半区域作为村民的会所,方便周边村民使用。周边5个村的村民最多只需要步行15分钟就能走到中心,还未营业每天就有很多村民前来登记、体验,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

  (二)优化布局,全面提升村级“好邻居”社区服务站

  松江区在村级层面通过优化提升“好邻居社区服务站功能,下发配套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手册,打造1+5+X空间体系模式,指导各村从外观装饰、标识标牌、上墙制度等予以统一更新,全区84个村实现从原有风格不一的村委会办公场地到好邻居社区服务站翻牌的升级转变,实现家门口一站式服务。1一个受理服务“厅办公场所统一设置敞开式办公,前台以窗口形式接待村民,代理代办相关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公益慈善服务咨询等。“5五间基础服务“室分别为联勤联动室、议事协商室、党群服务室、文体活动室、卫生服务室,每间服务室功能清晰、定位明确,从空间上进一步明晰社区服务站功能划分,提升空间利用实效。“XX项特色服务由各村在“1+5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布局设置特色服务项目点。

  (三)需求导向,不断推进“好邻居”农村睦邻点建设

  因自然村的合并,松江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域面积大、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而睦邻点的建设恰好能弥补公共服务设施不均衡短板。松江区按照村(居)民自主发起、村(居)民自愿参加、活动自己设计、政府引导指导的“三自一引原则,已培育创建600多个睦邻点,其中,农村地区有400多个,示范老年人睦邻点有230多个。比如,新浜镇胡家埭村68岁的村民徐亚根主动腾出自家房子申报村里的睦邻点,在区民政局的政策扶持和村委会的张罗下,老宅被腾出来重新进行了装修,无障碍设施、棋牌桌椅、电视机、阅读架、血压计等一应俱全。他一周有三次走访活动,定期走访身边的独居高龄老人。每周活动日,他还会把最新资讯和政策传递给老人们。

  二、创新服务手段,强化好邻居服务能级

  松江区贯彻落实上海市社区工作大会及市委《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农村公共服务的“加减乘除”法。

  (一)整合服务资源,提高村民的适配度。松江区以政务服务清单、生活服务清单、志愿服务清单“三份清单为抓手,明确各村级好邻居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内容,让村民在村门口就能办理各类服务事项。一是积极推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190余项政务服务事务全部向村级延伸,理清直接办理、代为办理、政策咨询等三类事项清单,推动更多事项在好邻居社区服务站一次性办结。二是整合面向社区的各类生活服务资源,为村民提供水电煤缴纳、公积金账户查询等生活便民服务。三是拓展志愿服务清单。落实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挖掘身边能人达人资源,培育热心公益志愿者,集结更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和公益服务,积极探索多层次、广覆盖、常态化的社区公益志愿服务网络。

  (二)完善服务制度,提升村民的满意度。松江区创新和推广一批行之有效、受民欢迎的服务制度,使服务更加利民便民亲民。一是试点推进“社区云”平台在社区治理端,为各村依法协助行政、依法开展自治、日常办公管理提供多维度支撑;在民参与端,设置信息公开、社区通知、在线服务、自治议事等“居社互动”功能,推动“好邻居社区服务延伸到手机屏幕,提升年轻村民、上班族等群体的参与度二是错时工作制度。松江区规范村委会错时工作、延时工作、晚间值班、双休日和节假日值班,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村务公开栏等方式向社会公示错时上班的具体情况,提高村民的知晓率,确保村民“找得到人、办的了事三是接待群众制度。松江区全面推广“全岗通”“首问负责制和工作日志、民情手册等做法,规范工作纪律,明确接待要求。梳理村民常见事项办理内容、服务承诺,完善首问接待限时办结办结告知”的办事流程,及时回应村民诉求。

  (三)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村民幸福度。一是加强全科工作队伍建设。打破以条为界的工作格局,培育并打造具备社区治理基本技能的办事能手,推动村干部“一专多能、全岗都通”“一人在岗、事项通办二是加强村干部培训锻炼。健全示范培训、集中轮训、日常培训相结合的村书记、主任培训模式,发挥好书记工作室作用,不断提高村干部党建工作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基层治理能力。三是加强绩效考核。加大群众评价在考核中的权重,强化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绩效考核管理,对不能胜任的村干部,执行退出机制,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三、实现“三个转变”,有效激发多元共治活力

  松江区“好邻居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以来,积极推动三个转变,实现了以有形有限空间发挥更好更优功能的工作目标。

  (一)服务对象由“简单粗放精准对接转变。松江区“好邻居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农村地区实际,积极收集民意,精准对接需求,持续多点发力。针对农村老人不愿离家养老,叶榭镇探索推广全市首个“幸福老人村;针对农村地区文化资源不足,区文旅局推出农家书屋百姓书声文化惠民项目;针对村民收入低、看病难,区卫健委每年向农村输送乡村医生,推广1+1+1签约服务,开展免费体检、健康状况评估、优先转诊等服务。

  (二)服务模式由“单兵作战协同作战转变。松江区“好邻居社区服务模式改变了过去社区单一服务的短板,依托党建带动、服务支撑、活动联线等资源,达到群策群力、各司其职又互为补充的“集群作战”效应。比如,车墩镇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平台,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引入社会组织,打造了“大海公益等一批深受村民欢迎的服务项目品牌,实现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双提升

  (三)服务团队由“减负”向“增能”转变。松江区“好邻居”社区服务体系坚持“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原则,要求村干部走出“单间”办公室,“下楼”到社区服务站等集中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目前,全区各村已因地制宜完成村级办公场所改造,实现了村“两委成员开放式办公,让村民找得到人、办得了事,疏通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