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地方节能实践

辽宁:精准施策促节能 谋篇布局增效益

发布时间:2020/06/27
来源:环资司
[ 打印 ]

  “十三五”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东北振兴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有关部署,以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为契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十三五”以来,辽宁省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发展方针,努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有序开发利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2019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和发电量占比,分别比2015年提高了6.8和11.7个百分点,全省可再生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增加。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印发《辽宁省煤炭总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比重比2015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比重比2015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印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100个高质量重点工业项目和100个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创建升级绿色工厂,推进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和系统集成项目建设,15家企业被确立为国家级绿色工厂,42家企业被确立为升级绿色工厂。

  三、全面落实国家标准,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全面执行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全省城镇公共建筑执行50%,居住建筑执行65%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在设计阶段保持100%。“十三五”以来,全省已累计建设绿色建筑面积3937.89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面积2155.56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1%。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完成既改建筑面积1.1亿平方米。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筑应用,累计完成地源热泵建筑应用面积751万平方米。

  四、强化政策引领,推动绿色交通产业发展

  编制《辽宁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截至2019年,全社会铁路货运周转量完成123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7亿吨公里。全省地级以上城市机动化出行占比超过40%,且同比实现增长。积极推进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2019年度,全省新增和更新公交车1569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568台,占比达到99.9%。

  五、开展示范单位创建,推进公共机构节能

  坚持“严控标准、严进严出”原则,积极组织开展节能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开展了辽宁省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申报工作,确立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115家。组织实施的各类节能改造项目100余项,总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开展省直单位能源审计,完成29家省直单位及235家公共机构的能源审计工作并制定能耗定额,为实现定额管理提供可靠数据基础。

  六、宣传节能低碳,营造社会氛围

  把强化宣传作为提升社会各界节能意识的重要抓手,结合国家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宣传主题,每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节能宣传周主题活动,营造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成功举办2018年中国沈阳节能新技术(产品)交流推介大会暨节能创新论坛、中日节能环境交流洽谈会,对接项目合作资金3亿元。组织开展了节能义诊百家企业行动,累计为政府、企业开展节能诊断200余人次、提出建议500余条,为相关领域政策制定和技术改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