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铁人王进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钻井工人,我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大庆油田的英雄代表,他以铁人般的意志和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他心系油田建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病逝时年仅47岁,留下了永恒的精神丰碑——铁人精神。
1971年,为弘扬并传承铁人精神,在大庆建立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这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纪念馆以铁人王进喜光辉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馆址几经变迁,规模逐步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最具石油特色的文化景观、弘扬民族精神的神圣殿堂、中国工人的精神家园。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4A级旅游景点,纪念馆充分发挥基地宣教作用,牢牢抓住红色“根”,多种形式展示铁人“魂”,让展览“动”起来,让红色“动”起来,让游客“动”起来,让铁人精神“火”起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擎起为中国梦而奋斗终生的大旗。开馆以来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国内外重要团体35000余个。
深挖铁人精神内核 让红色传承“活”起来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些铁人王进喜践行终生的铿锵誓言,跨越时代,至今依然震撼人心。在新时代如何生动地展现铁人精神,是摆在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面前的重要课题。
深挖铁人精神内核,奠定阵地教育基石。结合馆藏资源和展馆优势,深入研究,深挖历史,纪念馆先后出版了《铁人传》《铁人王进喜》《会战持抄》《为石油事业奋斗一辈子》、馆刊《铁人》等研究成果,成果落地后转化为精彩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色展览、现代科技助力,传神表现铁人“魂”。走进纪念馆,大型群雕《石油魂》先声夺人,以恢宏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为了展现铁人王进喜不平凡的一生,纪念馆除了用照片、文字、电动图表等传统的展示手法外,还采用了硅胶像、沙盘、场景复原、多媒体等现代展示手法,传神地再现了王进喜从“凡人”到“铁人”的光荣历程。从英雄的起点——王进喜玉门故居复原房,到王进喜当年带领1205队参加石油大会战使用的贝乌—40型钻机实物展示,再到会战人拉肩扛的过程中,王进喜和几个司钻喊出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豪迈诗句的振奋时刻……一幕幕奋斗的场景、一段段感人的事迹,真实再现了铁人精神之“魂”。
创新“油”味文创品,延伸文化产业链。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讲解员、工作人员身穿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设计的手绘文化衫,共有4个系列60多种图案,有老会战、油田青年、不忘初心、怀旧版画4种款式,极富感染力。还有充电宝、书签、帽子、背包等“油”味十足的文创产品走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参观者大力追捧,真正让红色精神“火”起来,成为生活新风尚。
开启新时代红色“长征”创设教育新载体
曾经,“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风潮席卷全国,铁人王进喜是无数国人的精神偶像。今日,铁人精神仍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为了让铁人精神永葆生命力,持续激励更多奋斗者,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成立宣讲团,走出展馆,在全国各地开启了新时代红色“长征”。
走出展馆,走近游客,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十年如一日坚持将铁人精神“送”到最需要的群众身边。2010年6月,“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正式成立,纪念馆在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启动并进行了首场宣讲。近十年来,宣讲团通过讲报告、设展板、签队旗、写留言、作采访、发书签等多种形式,上高原、下井队、闯大漠、走海外,累计宣讲629场,走遍了国内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31个省市自治区,行程40多万公里,受众近200万人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时间最持久、宣传最深入的宣讲活动。
随着宣讲活动持续展开,荣誉接踵而至。2011年,“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巡回宣讲活动,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30年实践十大典范案例;2012年,宣讲团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将这一荣誉授予精神传播团队;2017年被中宣部授予“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同时,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坚持“带着展馆”送精神。2010年以来,纪念馆研发输出展览“永远的铁人”铁人王进喜生平业绩展,通过四十七块精彩版面,展示铁人王进喜四十七年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先后走进上海钱学森图书馆、南京渡江战役纪念馆、北京石油大学等多家政府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全国各高校、基层前线、社区乡村,被社会各界誉为流动的铁人纪念馆。
创新红色游体验 跳跃红色“音符”
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开展各类社教活动,打造节庆主题活动,积极融入大庆工业游、研学游线路,开展线上“云”展览、直播等渠道,多措并举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特色、提升红色旅游体验、讲好红色故事,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薪火相传,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大庆风采,贡献精神力量。
把握节庆节点,打造主题活动。多年来,纪念馆根据不同节日特色,开展“铁人馆里过大年”“清明忆先烈缅怀寄心语”“亲亲宝贝节”“岁月大庆”等上百场主题活动,让游客春节来馆有“年”味,博物馆日来馆有“馆”味,“六一”来馆有“趣”味,七一来馆有“党”味,“十一”来馆有“国”味,纪念日来馆有“回”味……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打造成市民、游客参与文化活动的“主战场”。其中,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之时,纪念馆以“点亮游客心灵”为主题开展了系列“点亮”活动,展示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内容,回顾大庆油田60年辉煌成就,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利用新媒体,弘扬铁人精神。为了更广泛地传播并发扬铁人精神,纪念馆积极建立微信、微博双微官微,采用喜马拉雅、千聊直播间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该纪念馆开展的各类社教活动均在微平台全程直播,在线与网友、游客互动,展示铁人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