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能源保供工作专栏 > 2010年天然气迎峰度冬

2010年浙江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1/04/15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010年冬季,浙江省严格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总体要求,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有效保障了迎峰度冬期间全省天然气供应,确保安全、稳定、有序用气。

一、积极争取上游资源,冬季供气量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应对冬季用气高峰,浙江省多次与上游进行衔接,希望加大对我省的季节性调峰力度,得到了资源方的大力支持。去年11月至今年2月,上游累计供应浙江省天然气11.44亿方(含为镇海炼化代输0.69亿方),同比大幅增长93%,为浙江省冬季保供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优先确保城市用气,全省未出现供气紧张局面。受经济自然增长和持续严寒低温天气影响,去年冬季浙江省城市用气规模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单日用气量屡创新高,最高达525万方/日,冬季4个月共用气5.17亿方,同比增长21%。为应对城市用气增长,全省上下统一思想,在平衡资源时优先考虑城市需求,有效保障了城市用气的充足供应。

三、引导社会有序用气,需求侧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国家发改委去年10月在杭州召开迎峰度冬天然气保障协调会之后,浙江省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协调会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迎峰度冬保供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运用政策、宣传等手段引导社会有序用气;优化配置宝贵资源,确保城市居民、公建用气,暂缓给予新工业用户通气;建立用气结构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全省用气动态,据统计,城市冬季用气中,居民、公建、工业比重分别为22%、42%、36%。

四、灵活安排发电气量,燃气电厂调峰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优先确保城市用气的前提下,浙江省依据上游气源实际供应情况安排发电气量,充分发挥燃气电厂对气网的调峰作用;同时针对冬季用电高峰,利用有限发电气量尽可能多地开启燃气机组,充分发挥燃气电厂对电网的调峰作用,去年冬季燃气电厂高峰最大出力同比增加了156万千瓦,大大缓解了浙江省用电紧张局面。

五、统一管网调配,“多气源、一环网”优势得以充分体现。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浙江遭遇多股强冷空气袭击,城市日实际用气量远高于预测水平,充分利用统一管网优势,主动降低省级管网压力,释放管存满足城市需求。为提升省级管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利用春节期间用气需求大幅减少的有利时机,实施湖州联络站接入杭湖线停气动火连头作业。作业期间,西气供气范围仅限于长兴、湖州地区,充分利用“多气源、一环网”优势,事先协调其它气源,有效维护了作业期间全省供用气的平稳安全。

六、多管齐下完善应急预案,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浙江省实施多项有力措施,提升突发状况下供气保障能力:一是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级政府、企业迎峰度冬天然气协调机制;二是要求杭州等重点城市的燃气企业提供应急状态下可中断用户名单;三是各级燃气企业入冬前开展安全专项大检查,消除供气短板;四是要求城市燃气企业采购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天然气(LNG),建立相应的天然气储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提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