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冬季陕西省出现了持续强降温天气,天然气保供任务十分艰巨。国家发改委召开天然气迎峰度冬协调会议后,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立即组织各有关单位召开了天然气稳供专题座谈会,分析冬季供需形势,了解各地市供需情况及调峰措施,安排部署迎峰度冬的各项工作,并修订了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按照国家“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总体要求,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改委)明确责任分工,在中石油的大力支持和全省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加强了对天然气的调度、管理与协调工作,基本保障了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
一、积极落实气源气量。目前陕西省已形成以长庆气田为主、多气源配置的格局,2010年供给基本稳定,全省天然气消费量29.1亿方。从2010年10月开始,多次与中石油总部、长庆油田、管道公司等各有关方面衔接,落实全年用气总量及冬季高峰供气保障措施。在2011年1月用气高峰时期,长庆气田全力保障了陕西省的供给,从西气东输二线供给了共13天累计180万立方米的补充气量,缓解了关中地区用气紧张的局面。目前,经积极争取,还落实了中石油中贵联络线、中石油韩城煤层气、中石化大牛地气田、中石化川东北气田等气源作为补充气源,将在2015年前陆续形成供气能力。
二、完善调峰设施。为提高冬季供气能力,2010年9月,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靖边压气站投资新建了一台压缩机组,使靖西一、二线增加了100万立方米/日的输气能力,减少了冬季的供需缺口。省发改委在新建的城市输配工程中,也要求各市充分考虑调峰需要,增加调峰设施建设。西安市秦华天然气公司沿西安市三环路建设了城市高压环网,2010年共建成31公里,增加了10万立方米/日的调峰气量。咸阳市城市天然气输配三期工程中也已安排建设58公里高压输气管网,以解决该市的日调峰问题。
三、强化监测调度。冬季陕西省大中城市峰谷差已达4.9:1,错峰调度任务非常艰巨。为强化用气高峰段的供应保障工作,实施精细管理,确保社会稳定,陕西省开展了天然气运行快报制度。在2010年高峰用气期间,省发改委组织成立了由上游供气企业、天然气运营企业及下游城市燃气公司共同组建的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小组,每日向省政府专题上报天然气运行情况,并即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居民正常生活用气,有效地缓解了供气矛盾。同时,省发改委积极与省天然气公司、长庆油田等资源供需单位做好衔接协调,及时启动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采取减限工业、错峰供气等措施,督促各市县天然气公司立足大局做好错峰填谷调度管理,优先保障居民的用气需求。
四、做好需求侧管理。随着陕西“气化陕西”工程的顺利推进,用气量和覆盖区域不断扩大。省发改委通过培育天然气利用项目、引导合理用气等不断强化需求侧管理,保障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另外,针对天然气消费的季节特点,还研究论证了建设天然气调峰和煤层气调峰项目,增强冬季用气高峰时段的调峰能力,切实保障大中城市冬季用气。(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