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能源保供工作专栏 > 2010年天然气迎峰度冬

2010年山东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1/04/15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010年冬季,山东省认真贯彻天然气迎峰度冬协调会议精神,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总体要求,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全省冬季天然气供应情况基本稳定。

一、全省天然气利用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公司在山东天然气市场开发力度逐步加大和众多燃气公司在中小城市积极开办燃气业务,山东省天然气利用发展迅速,天然气消费量逐年增长。2010年,全省消费天然气约46亿立方米,较2009年增加10亿立方米,其中中石油供气23亿立方米,中石化供气16亿立方米,中海油供气6亿立方米,其他供气约1亿立方米。用气结构仍将以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为主,所占比重分别为56%和36%左右。

2010年入冬以来,山东省上下高度重视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精心安排部署,在稳定省内天然气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天然气市场监测分析,多渠道引进资源,优化管网运行,引导合理消费,完善应急体系建设等措施,有力保障了全省冬季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2010年11月15日至2011年3月15日,全省共利用天然气15.6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22.8%,其中中石油供气约8亿立方米、中石化供气约5亿立方米、中海油供气约2亿立方米、其他供气约0.6亿立方米。

二、迎峰度冬工作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天然气迎峰度冬会后,省政府有关领导对此项工作专门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上下沟通和横向联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全省一盘棋。与此同时,郭兆信副省长亲自带队走访中石油、中石化等油气公司,积极争取资源,为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是积极开拓气源,多气源供气充分发挥山东省天然气市场优势,以市场换资源,加强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企业合作,在稳定省内天然气产量基础上,积极拓展省外、境外天然气资源,努力实现多气源内外联供,提高供给水平,确保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三是充分发挥储气设施作用,加强资源储备。针对冬季供气紧张的形势,山东省有关地市在冬季用气高峰前,充分利用现有储气设施,努力增加资源储备。泰安、淄博、日照、威海等地采取液化天然气(LNG)储气,青岛、潍坊、济宁、聊城等地加大压缩天然气(CNG)的利用,全省冬季共利用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约1.2亿立方米。

四是加强需求侧管理,引导合理消费。根据气源总量,明确保供顺序,压减企业生产用气,优先保障居民用户、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用户用气。提高燃气调度管理水平,供气紧张时对重点用户实行计划定额供气。积极推行各种节约用气措施,合理配置资源,鼓励用户节约用气、错峰用气。(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提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