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在杭州召开了天然气迎峰度冬协调会议。会后,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顺利完成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任务。
一、认真进行工作部署。为做好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改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工作部署。2010年11月,全省分片区召开了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会议,安排相关工作。会议要求:一是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迎峰度冬期间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优化管网运行,科学调度储气资源,增加气源供应;三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按照“量入为出”原则,明确保供顺序;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合理消费,提倡节约使用资源;五是完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影响。
二、积极争取资源。针对安徽省部分地区天然气气源紧缺的现状,省发改委责成安徽省天然气公司多次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协调中石油、中石化等上游企业,增加气源供应。通过积极争取,皖北地区(阜阳、淮北、宿州、亳州等4地市)和省会合肥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日供应量较平时分别增加了2万方和10万方,缓解了上述地区气源紧张局面。
三、制订应急预案。为了应对迎峰度冬期间可能出现的紧急状态,省发改委会同省天然气公司编制了《全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应急预案》。预案分为Ⅰ、Ⅱ、III级,在发生气源短缺的紧急状态时依照“保民用—保公服—保车用—保重点企业”的顺序科学安排调度气量供应。
四、开展安全大检查。在冬季用气高峰来临之前,省发改委统一部署,要求各燃气企业对自身管道、设备、站场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迎峰度冬期间设备运行正常,同时要求省天然气公司加大支线管线巡查力度,确保冬季各条支线管道运行安全。
五、采购储备气源。一些重点城市在冬季用气高峰期到来之前,腾出储气设施,高价购进液化天然气(LNG),增加储备气源量。合肥燃气公司去年冬季累计购进液化天然气1133吨(2010年11月30日液化天然气储存量最高达到2009吨),累计气化283.2万立方米,保证了合肥市居民用户、工商用户和公服用户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需求。(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