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能源保供工作专栏 > 2013年天然气迎峰度冬

天津市2013年度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04/25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2013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天津市政府的相关部署,去年冬季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石油等上游供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发改委会同市建交委、经信委和能源集团采取积极措施,保障了全市天然气供应总体稳定。

一、2013年冬季天然气供需基本情况

20131115日—2014315日,全市天然气用气量约14.3亿立方米,比2012年冬季同比增长约10%。其中中石油(陕京气、大港气)供应12亿立方米,占84%;中海油(渤西海上气、天津LNG)供应2.3亿立方米,占16%。高峰日用气量1717万立方米,比去年高峰日用气1200万立方米增加517万立方米,增长43.1%201311月、12月和201412月份用气量分别为3.0亿立方米、4.0亿立方米、3.8亿立方米和3.5亿立方米;其中20142月份用气量增幅最大,为16.3%

二、用气结构特点

从用气类别上看,2013年冬季全市居民用气1.7亿立方米,工业用气6.9亿立方米,商业用气1.7亿立方米,汽车用气0.7亿立方米,供热等其它用气3.3亿立方米。

2012年相比,2013年是天津市供热改燃工程全面启动的第二年,燃气供热面积达到2273万平方米,燃气耗用量增加了1.3亿立方米。由于实施“煤改燃”工程,增加了一部分燃煤锅炉房改燃采暖用户,致使冬季随气温变化,用气负荷波动加大,调峰气量大幅增加,导致天津市2013年冬季供气形势比2012年冬季更加严峻,只能通过增加LNG购进量弥补气源缺口。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积极衔接上游供气单位,增加供气资源。为争取气源,主管市领导亲自带队,市发改委、市建交委和能源集团负责同志多次赴京与中石油、中海油等上游供气单位进行沟通衔接。经积极协调和努力争取,通过中石油陕北气、大港气和中海油渤西海上气、浮式LNG四个气源相互补充,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度过了难关。目前,中石化在津液化天然气项目也加快建设中,同时天津市还积极引进中海油蒙西和大唐克旗等煤制天然气,上述项目建成后会有效缓解未来一段时期天津市天然气供需的紧张状况。

二是制定压工保民措施,应对突发情况。为应对极端天气下供气短缺状况,市发改委会同市建交委、市经信委组织能源集团制定了“压工保民”应急预案,分别确定了日供气量缺少7090110130万立方米情况下的限气单位及限气数量,并上报市政府,对少数工业用户采取了适当减少用气量的措施,以确保气源紧张情况下的供热用气和居民生活用气,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加强日常运行监测和调度运行管理,确保供气安全。按照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的相关要求,市发改委会同市建交委、能源集团对2013年冬季供暖期间天然气的每日使用量和最高日供气量等情况进行统计,每天向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和华北监管局天津办事处报送一次,及时掌握冬季供气情况。同时组织各级调度运营人员按照科学预测、合理调配的原则,使用先进的输配调度系统和动态管理燃气管网,实时监控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和供气压力变化,保证燃气管网的正常供气压力;科学安排停气作业计划,避免高峰时段作业,并提前通过媒体进行公示;在运行维护和检修方面,积极开展调压站(柜、箱)、管网设施冬季运行前的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以及冬季运行过程中的防寒防冻工作,对燃气调压设施、凝水缸和闸井做好相应的维护,确保供气设施安全正常运行。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