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煤改气等多项工作的强力推进,河北省天然气市场发展迅速,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特别是冬季用气高峰保障供应的难度越来越大。2013年冬季,河北省严格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总体要求,早谋划,早安排,积极采取多项预防措施,有效保障了全省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有序、稳定供应。
一、天然气利用基本现状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影响,河北省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快速增加,居民用气、公福事业、工业企业用气大幅增长,天然气利用普及很快。目前全省天然气输气管网基本形成,承德、张家口、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衡水、沧州、唐山、秦皇岛、廊坊等十一个设区市,均有天然气管网覆盖。陕京线、京邯线、沧淄线、港清线、中沧线、冀宁线、永唐秦线等国家及省级输气干线穿越河北省,河北省境内的华北、冀东两大油田依靠自身资源建设了区域管网,成为河北省输气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河北省扩大天然气利用创造了条件。
二、供气量及同比情况
2013年全省天然气消费总量达到5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0个百分点。
2013年11月15日至2014年3月15日,全省实际供气量为209040.85万立方米(其中中石油供气量187965.31万立方米;中石化供气量734.14万立方米;油田气19428.85万立方米;中海油LNG供气量490.1万立方米;外购CNG供气量422.4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4%。
三、供气结构及特点
河北省天然气供给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来自于中石油,占全省供气总量的92.1%,中石化、中海油(LNG)及外购CNG仅占7.9%,供给能力严重受限,使河北省天然气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河北省天然气消费结构大体上是民用40%,公福25%,工业25%,车用压缩天然气10%,冬季用气高峰民用比例更大,特别是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供热“煤改气”工程的陆续投产,民用需求增长更快,迎峰度冬高峰通过压工业保民用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为全面做好天然气迎峰度冬保障工作,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工作部署,根据全国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会议要求,河北省及时就落实气源,搞好调峰以及应急等工作做出部署。
一是积极争取气源供应和扶持政策。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度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中石油等单位反映浙江省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现状,恳请有关方面协调增加对河北的气源供应,积极争取国家对河北省采购应急LNG给予财政补贴政策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河北省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问题高度关注,在其组织召开的五次2013年天然气迎峰度冬供应保障协调会上均给予了重点协调和具体指导。中石油在为河北省今冬采暖季较上年调增1.1亿方供应指标的基础上,多次派员来河北深入衔接供需情况,并与中海油等单位共同就河北企业采购LNG给予了优惠和便利。
二是研究制定应急预案。为确保今天明春天然气供应运行平稳,研究制订了《河北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应急预案(2013-2014年)》,已印发全省执行并报省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各设区市也按照要求制订了相关应急预案。
三是提前协调应急储备。在尽力争取气源供应的同时,河北省加强与中石油、中海油沟通联系,洽商购买LNG并争取中石油在气化费、管输费等方面予以支持,以保障居民生活和冬季取暖需求。2013年迎峰度冬期间,河北省协调部分设区市和企业购买了1.19亿立方米高价LNG(其中:通过中石油渠道签约购买0.86亿立方米,通过其他渠道购买0.33亿立方米),对弥补民生需求的刚性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建立动态监测体系。为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全省冬季天然气供需情况,省发改委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建立了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和42家天然气一级用户的冬季时段旬监测和重大事项随时报告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即时分析和预研预判,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
五是推进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部署,在对资源统筹协调、有序发展用户、强化监测预警、推进负荷管理(移峰填谷)、推进节能改造、建设应急储备体系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需求侧管理的意见》,并征求了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已上报省政府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