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能源保供工作专栏 > 2013年天然气迎峰度冬

北京市2013年度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04/25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一、用气情况及特点

2013年北京市全年天然气消费总量100亿立方米,同比增加约8亿立方米;采暖季期间天然气用量约64亿立方米(不含燕化),同比减少3亿立方米;日高峰用气达到5771万立方米,同比减少695万立方米。主要原因:一是冬季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3℃,供热需求减少;二是受上游天然气资源紧张的限制,通过推迟西北热电中心投产和加强需求侧管理等措施,减少天然气用量。

天然气在运行中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不可中断用户比例高。到2013年底,全市供热面积超过7.5亿平方米,燃气供暖面积占比达60%以上,采暖季供暖用气比例达到98%,供暖季天然气用量已占全年总气量的65%以上。二是峰谷差值大。北京是典型的北方燃气供暖型城市,用气主要集中在冬季,高峰和低谷差值较大,2013年采暖季高峰日需求达到5771万立方米,用气峰谷差值连续多年在10:1以上。三是受气候影响大。冬季天然气需求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采暖季供气高峰期间,温度每下降1度,平均增加用气约180-200万立方米。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应对2013年采暖季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形势,北京市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天然气用量。

一是提前启动会商机制并制定相关预案。为提前谋划好“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北京市按照“早分析、早判断、早部署、早落实”的工作机制,从20139月份开始,启动了联调联供会商协调机制;并按照国家部门相关要求,提前组织制定了《2013年采暖季天然气控量保供预案》,确保天然气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推迟西北燃气热电中心投产。2013年采暖季北京市按照“保民用、保采暖、保刚性增长”的原则,将原计划采暖季期间投产的西北燃气热电厂推迟采暖季后运行,减少用气约4亿立方米。

三是加强需求侧管理,减少用气量。加快热计量改造工作,对公共建筑实施热计量收费;在2013年采暖季之前完成400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舆论宣传,倡导全社会自觉节气的风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