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天津市2012年冬季安全稳定供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发改委会同市建交委、经信委、燃气集团对迎峰度冬工作进行了布置,并制定了应急预案。有关情况如下:
一、2012年冬季供气情况及主要特点
2012年11月—2013年2月全市天然气供气量12亿立方米;比2011年冬季同比增长33.26%。高峰日用气量830.9万立方米,比去年高峰日用气646 万立方米增加 184.9万立方米,增长28.6%。2012年11月、12月和2013年1、2月份用气量分别为 2.8亿立方米、3.3亿立方米、3.33亿立方米和 2.57亿立方米;其中 2013年1月份用气量增幅最大,为 25.06%。
从用气类别上看,2012年11月—2013年2月全市居民用气1.5亿立方米,工业用气6.5亿立方米,商业用气3.3亿立方米,汽车用气0.4亿立方米。
与2011年相比,2012年是天津市供热改燃工程全面启动的第一年,燃气供热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燃气耗用量增加了7500多万立方米。由于实施“煤改燃”工程,增加了一部分燃煤锅炉房改燃采暖用户,致使冬季随气温变化,用气负荷波动加大,调峰气量大幅增加,导致天津市2012年冬季供气形势比2011年冬季更加严峻,只能通过增加海上气购进量弥补气源缺口。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积极衔接上游供气单位,增加供气资源。为争取气源,主管市领导亲自带队,率市发改委、市建交委和市燃气集团负责同志多次赴京与中石油、中海油等上游供气单位进行沟通衔接。经积极协调和努力争取,通过中石油陕北气、大港气和中海油渤西海上气三个气源相互补充,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度过了难关。目前,除中石油陆上气源外,中海油、中石化在津液化天然气项目也加快建设中,建成后会有效缓解了未来一段时期天津市天然气供需的紧张状况。
二是制定压工保民措施,应对突发情况。为应对极端天气下供气短缺状况,市发改委会同市建交委、市经信委组织市燃气集团制定了“压工保民”应急预案,分别确定了日供气量缺少20、40、60万立方米情况下的限气单位及限气数量,并上报市政府,对少数工业用户采取了适当减少用气量的措施,以确保气源紧张情况下的供热用气和居民生活用气,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是加强调度运行管理和监控,确保供气安全。各级调度运营人员根据精心组织、科学预测、合理调配的原则,加班加点,严防死守,确保全市冬季平稳安全供气。使用先进的输配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3S调度指挥系统和动态管理燃气管网,实时监控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和供气压力变化,保证燃气管网的正常供气压力;科学安排停气作业计划,避免高峰时段作业,并提前通过媒体进行公示;在运行维护和检修方面,积极开展调压站(柜、箱)、管网设施冬季运行前的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以及冬季运行过程中的防寒防冻工作,保证输配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定期对辖区内的中低压管网、闸井、凝水缸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抢修车辆、抢修设备要随时处于完好有效状态,对重点区域和现场进行重点关注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抢修人员要确保24小时在岗值班。
(天津市发改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