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组织召开全国天然气工作会议,对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做出重点部署。会后,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要求,加强了资源衔接、调峰调度及争取应急资源支持等相关工作,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用气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了本省迎峰度冬期间居民用气稳定有序。
一、2012年迎峰度冬天然气运行情况
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虽然在本省应用起步较晚,消费量占总能耗的比重较小,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湖南省对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保持着年均近40%高速增长,几乎年年都超出中石油华中销售公司签订的年度合同指标。同时由于湖南自身无气源这一局限,给本省天然气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带来很大的约束。天然气运行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每年岁末年初天然气供应形势紧张的状况越来越严重,2012年受部分省市大规模实施煤改气工程导致天然气需求量大幅上升,冬季到来的时间提早,供气时间跨度延长等不利因素影响,本省冬季天然气供需缺口和保供压力之大为近年来所罕见,迎峰度冬期间(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3月15日)仅长沙地区缺口就超过1000万立方米。加之受全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本省工业经济增长形势严峻,如果像往年一样压缩工业用气,将会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压工业保民用”的压缩空间更小,调剂手段更少,天然气迎峰度冬形势极为严峻。
目前,本省天然气供应来源为中石油忠武线潜湘支线和西气东输二线江西樟树-湘潭支线。2005年6月忠武线潜湘支线建成投产以来,本省已建成天然气管道13条901公里。其中:国家干支线管道2条,总里程303公里;省内配套支干线11条,总里程598公里。目前,本省已管道气化惠及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衡阳等7个地级市和12个县市,气化人口500万;邵阳、永州、怀化、郴州等市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供气,张家界市采用压缩天然气(CNG)供气。
二、湖南省天然气市场主要特点
一是民用气量占比高。本省除极个别地方工业用气比例超过50%以外,长沙等大部分城市的天然气主要用于居民及各级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场所以及商业福利性单位的用气需求,工业用气比例低。
二是季节性用气不均衡明显。在夏季气田高产期,本省对天然气需求相对较少,而在冬季气田产量减少时期,天然气用气高峰相对集中,与全国其它用气城市一样,每年11月至下年3月的冬、春季期间,用气量是一年用气高峰时期,而且远远超出低谷时期用气量。
三是民用气占比大,用气调峰困难。本省天然气用户以城市居民为主,省内又无集中供暖系统,冬季气候寒冷,民用采暖用气量大。比如用气较为集中的长沙市,民用气占36.5%,商业福利用气占39.5%,车用气占10%,工业用气仅占15%。2008年以来,民用壁挂炉市场发展迅猛,日高峰系数不断增加。虽然近年本省加大了天然气次高压管网、LNG低温储罐、高压储气球罐等调峰设施,但仍难以满足城市日、时用气调峰需求,冬季城市气量的调峰工作困难。
四是需求增长迅速,供应缺口很大。今年迎峰度冬期间(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3月15日),本省的管道天然气消耗约7.55亿立方米,同比去年增长7.55%。从调度情况看,全省同期天然气供需缺口约在3000万立方米左右。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湖南实施集中采暖的呼声很高。同时,根据节能减排相关工作的推进,在未来一段时期天然气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在本省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将不断加大。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关系到本省城乡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省经信委根据国家发改委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提前谋划、综合施策,有效保障迎峰度冬期间本省天然气平稳有序供应。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国天然气工作会议召开后,省经信委迅速行动,于2012年12月10日组织召开全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天然气会议精神,部署全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会议还向省内各重点用气企业通报了全省迎峰度冬用气形势,并要求各用气企业根据供气企业调度及时调整生产用气,采取避峰、错峰等措施,全力配合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用气不受影响,保障全省天然气运行平稳运行。这次会议强化了省内天然气运行工作的领导,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天然气上中下游、供需双方企业之间的信息联动、行动协调的良好局面,夯实了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基础。
二是积极衔接气源。针对湖南省落实的天然气资源存在较大缺口、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省经信委专程到武汉拜访负责湖南天然气上游供应气源的中国石油华中天然气销售公司有关领导,汇报本省天然气运行形势,积极争取支持。通过多次沟通,加强了与上游供气单位联系和衔接,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同时努力争取日需求气量指标,协调中石油湖南境内分输站采用提高高峰时段小时供气量等重要调峰手段,中国石油华中天然气销售公司在全国、特别是华中地区用气紧张时期,外部环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努力调配计划外增加本省应急天然气量,仅长沙一地就增加1510万立方米超额的年度气量指标,有效保障本省天然气供应安全和岁末年初的天然气有序供应。
三是强化调峰调度。2012年省经信委投资建设的湖南省煤电油气运信息监测分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加强了对全省天然气运行情况的监测力度。同时利用该平台,有效提高了全省气量需求的预测、监控和湖南区域供气趋势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督促供气企业加强管道、球罐和LNG备用气源的资源储备建设,要求制定周密的气源保供工作计划。在省经信委的积极协调下,长沙新奥燃气公司1200万立方米LNG应急储配站于2012年5月竣工投运,全面地提升了省内长株潭核心用气区域的气源应急保障供应能力,高峰供气期间LNG补充次高压应急调峰45天,共计应急补充供应480万立方米,及时缓解了次高压管网供气压力,有效保障区域内居民用户及重要公共服务单位天然气的安全平稳供应。在冬季高峰供气期间,督促各供气企业成立高峰供气组织机构,适时启用天然气气量供应通报制度,健全高效的高峰供气保障机制;优化供气管网建设,重点加强了运行管网的压力、流量监控;认真分析每日气温气象、用户开通、管网工程施工、抢修等影响气量供应因素,及时进行短期气量分析预测。
四是狠抓需求侧管理。开源之外还需节流。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气量指标、强化天然气运行调度,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用气企业让气于民。针对省内天然气居民、商业用户比重大,冬夏季用气峰谷差值大的现状,坚持推行单气源工商用户双能源改造工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部分地市要求新开通天然气工商业用户必须具备双能源转换设备,提升城市用户的气源调控能力。要求省内天然气供应企业建立健全了《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次高压管道事故气源供应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制定了“三保三限一停”应急状态下天然气保障供应措施,并提交省经信委备案。由于2012年迎峰度冬期间全省天然气指标缺口非常巨大,大型工业用户限气数量和限气指标量均超过以往,天然气供应企业在《预案》实际执行中阻力较大。为此,根据《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相关要求,省经信委多次协调一些用户企业,要求全力配合供应商实行错峰、避峰等措施,共同应对天然气供应缺口,取得明显成效,切实保障了民生用气不受影响。
(湖南省经信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