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南京经开区奋力打造产业发达、科创领先、兴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发布时间:2021/11/15
来源: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网站
[ 打印 ]

  聚焦党代会,启航新征程。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南京经开区稳步提升的五年,产业发达、科创领先、兴业宜居,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在崛起。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00亿元,经济规模实现倍增;争先进位再创新高,挺进国家级经开区前九;“工业经济主阵地”地位更加夯实,新型显示产值过千亿,6家装备制造企业入围国家“单项冠军”,生物医药产值规模占全市四分之一,新能源汽车入围全市四大产业基地……

  五年来,南京经开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克服新旧动能转换、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疫情影响深远深刻、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各种难题,在转型发展、产业提质、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规模倍增:主导产业稳步增长,新动力引擎愈发强劲

  去年,韩国LG集团在华投资的“南京经开区现象”,引起了全国关注。迄今,该集团在宁兴办了10家企业,其中8家位于南京经开区。经开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助推该集团从新型显示产业不断向新能源新兴产业拓展,南京经开区也由此在该集团全球事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

  不仅有LG集团这样的千亿级跨国龙头企业,许多拥有“独门绝活”的“专精特精”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也扎根园区埋头发展。南京天加热能基地上个月建成,这一超大型低温发电研发制造基地正式竣工投产,将有力助推南京“低碳先锋城市”建设,在国家“双碳”战略中抢得绿色转型先机。

  南京天加是我国中央空调领域的“四大天王”之一,在企业洁净车间、医院手术室洁净设备等领域有很高的占有率,国产大飞机C919生产车间也采用了该公司的洁净设备。自2015年起,天加跨足新能源领域,连续收购包括世界第二大地热发电装备制造公司意大利EXERGY(艾赛杰)在内的三家国际行业领先公司,快速对接世界领先的低温发电技术、产品和品牌,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全球行业影响力,也成为南京经开区自主培养、代表园区高端装备、现代制造的“形象名片”。

  五年来,南京经开区新型显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稳步提升,锻造了强大的制造业集群及完善的全产业链;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新的动力引擎越发强劲。

  在“工业经济主战场”地位日趋稳固的同时,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三五”末,园区服务业占GDP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22.3个百分点,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人力资源、跨境电商等产业集聚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发展亮点鲜明;以“华侨城欢乐谷”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崛起,填补了南京大型特色乐园的空白。

  在产业经济的强力助推下,五年来,南京经开区综合实力大幅攀升:2020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达1200亿元,较“十二五”末翻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历史性突破100亿元,较“十二五”末提高56.1%;在全国218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评比中,南京经开区位列第九位。

  地标打造:牢牢占据先发位置,向着“全球知名”加速迈进

  2016年6月,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地平线机器人签约落户南京经开区,成为园区落户的第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此后五年,行业大咖蜂拥而来:旷视科技、科沃斯、奇绩创坛、出门问问、后摩智能……人工智能产业成为南京经开区瞄准前沿、精心培育、率先打造的新地标,推动中国(南京)智谷建设加速前行。

  “人工智能是引领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对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社会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五年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峰会’,为南京发展集聚更多新要素、注入更多新活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助推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今年6月22日,在“2021中国人工智能峰会(CAIS 2021)”开幕式上,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对南京经开区主导的这一峰会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人工智能峰会已成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事。周志华、莱斯利·瓦里安特、吴恩达等行业大咖都曾出席论坛,纵论行业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JSAI)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机构在论坛上与南京达成战略合作;大会期间多次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年度发展白皮书”等报告,多角度为行业指明发展方向。通过集聚顶尖学术专家、中国AI行业头部公司及独角兽企业代表,峰会有力助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力南京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在这过程中,南京经开区以全市支持栖霞板块打造“中国(南京)智谷”为契机,牢牢占据先发位置,向着打造“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加速迈进。

  五年来,中国(南京)智谷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翻了两番,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集聚人工智能企业320余家,产业规模超80亿元、核心产值占全市50%,带动相关产业规模700多亿元,已经成为南京乃至江苏区域内产业集聚度最高、科研创新力最强、产业园面积最大、综合化配套最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新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落户,不仅引来了更多顶尖人才和优秀企业,更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延伸到智能制造、数字医疗、文体康养等全新领域。

  创新驱动:成果位居全市前列,“科创森林”茁壮成长

  蔚蓝-2021动感VR飞行舱,触控式、沉浸式、创新型交互方式让青少年体验飞行员驾驶飞机的起降、翻滚、旋转等操作,趣味性和科技感十足……“2021南京创新周”期间,多项由南京经开区新型研发机构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在园区“英特尔未来科技中心”精彩上演。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市坚持创新驱动的有力抓手。经开区始终把高水平打造新研机构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截至今年上半年,园区共落户新研机构40家,通过市级备案34家,整体发展情况位居全市前列。去年,园区新研机构及孵化引进企业实现营收20亿元,占全市四分之一,经济贡献度全市最强。8家新研机构在2020年度市级绩效评估中获奖,其中3家获得绩效评估一等奖,数量全市第一。今年,又有4家进入2021年市级高水平培育新研机构名单。围绕区域产业协同,经开区率先实施区级培育体系,推出“智果果创新服务券”,全力发挥新研机构在区域创新引领产业集聚方面的作用,助推高质量发展。

  经过五年发展,南京经开区的创新生态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以微软、联想、英特尔、奇绩创坛等为代表的“领军企业圈”,与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美国斯坦福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等全球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圈”,以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奇绩创坛创始人陆奇、全球人工智能“四大天王”之一的吴恩达等为代表的“顶级朋友圈”,以创投基金、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政策等多种内容构成的“多维生态圈”,“科创森林”正在茁壮成长。

  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经开区前四名,排名再次跃升

  8月12日,南京经开区自主培育上市企业再添新成员——区内企业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线上视频直播的方式在上交所上市敲钟,“云”登陆上交所主板。近期,园区企业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也已成功过会。

  冠石科技自2002年进入经开区以来,专注于显示行业深耕细作,已发展成为京东方、成都中电、彩虹光电、LG、富士康等国内外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产品最终应用于华为、小米、OPPO、VIVO、苹果、三星等电子品牌商的畅销机型。

  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园区支持。去年,该公司意欲抢抓机遇,建设“大尺寸液晶面板”项目。“审批事项千头万绪,费时费力,我以为是‘持久战’,没想到代办员把它变成了‘闪电战’。”该公司负责人说,“去年5月8日拿到土地出让合同,我们9日递材料,13日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我们也没想到,一个投资5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落地推进速度如此之快。”

  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环境。近年来,南京经开区坚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发展的“加速器”,紧紧瞄准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等关键词,加快构建统筹有力、运行高效的营商环境常态长效机制,从拼政策、比服务向优生态跨越迈进,以优质营商环境激发投资潜力、打造兴业热土、推动高质量发展。去年,在国内权威机构评比中,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排名第四,较2019年跃升六个位次。

  围绕项目招引落地的全生命周期,园区从保障要素的供给、改善要素的组合、服务环境的便捷、持续跟踪的深度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服务层级。对招商引资、行政审批、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涉企领域,实行“一把手”挂帅制度,重点项目由领导亲自带队、洽谈、协调,强化部门统筹配合,实现“一条龙”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和信用承诺制改革,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审批服务速度不断刷新。为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园区构建了独具经开区特色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在兴智科技园、综合保税区、LG化学公司等地设置服务网点,实现“就近办、自助办”,打通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

  党建引领:向改革要动力,为发展赋能提质

  去年4月,全市开发园区管理运行体制去行政化改革全面展开。南京经开区坚持“刀刃向内”,秉持“增活力、提效率、创业绩”的改革初心,围绕“提升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一改革主线,聚焦南京经开区和新港高新园“两大改革主体”统筹推进,全面完成优化机构职能调整、推行全员聘用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激励、深化国企融资改革、创新招商体制机制“五项改革任务”。部门“瘦身强体”、“轻装上阵”,启动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奖惩,精兵强将向招商等经济一线聚集,成立国资平台……一系列措施探索形成了管理运行机制的“南京经开区模式”。

  五年来,南京经开区坚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创新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推动干部到产业招商、审批服务、开发建设等经济一线岗位历练摔打,深化“两优一先”评比,开展“高质量发展贡献之星”表彰,推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完成招商引资指标、抗击新冠疫情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坚守初心、顶风前行,咬定目标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经受住了考验,不断彰显责任担当。

  企业强园区兴、党建强发展强。面对非公企业集聚、产业工人规模大等特点特色,南京经开区坚持以党建带动群团工作,以企业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积极实施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突出抓好党工团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了韩资企业、生物医药企业、人工智能企业3个“产业链党建工作联盟”,建设了韩日企业、欧美及港台地区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4个“基层工会工作协作圈”,探索了直属平台“区域党建”“楼宇党建”,推动党群组织“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提升,形成了“大党建”工作格局。此外,“E起学习·南京经开区微课堂”“书记项目”“职工赋能百场培训”……创造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群团建设的园区品牌。

  展望未来: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展望未来五年,南京经开区将始终不渝地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作为发展的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沿着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指引的道路,紧扣“最强增长极、开放新高地”的目标愿景,坚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科技创新应用引领区、现代产城融合示范区、海港经济枢纽核心区、宁镇扬一体化先行区”发展定位,不断开拓“强富美高”建设新境界,加快把经开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科学、园区环境优质、内生动力持续的国内一流园区和南京城市产业名片。

  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任重道远,必须牢牢坚持四个“三”,一着不让、久久为功。一要咬定“三个目标”: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三个倍增”,用六到七年时间一般公共预算突破200亿元大关,到“十四五”末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600家、上市企业数量不少于20家,实现倍增发展;推动债务化解进入良性循环,深化国有平台改革,整合资源,推进市场化公司良性运作;推动主导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心无旁骛、集中力量抓光电显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持续强链补链。二要提升“三种能力”: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坚定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决心,彻底清除影响前进发展的各种障碍;提升勤俭持家能力,坚持开源节流、勤俭持家、科学治理,认真办好园区发展的每一件事;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坚持精简高效、凝心聚力,一专多能、复合发展,建设整体能力素质过硬的干事创业团队。三要强化“三种精神”: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敢于较真,拒绝浮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岗位种好责任田,追求作为种出好收成,不计得失、勇挑重担,培育担当作为的精神;始终把再创业作为再发展的新起步,保持清醒、经受考验、接续奋斗,强化艰苦奋斗的精神。四要营造“三个环境”:坚持用制度管长远管根本,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环境;始终把服务企业摆在最优先位置,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及时回应企业诉求,精准解决企业难题,努力营造服务高效的亲商环境;突出产城融合、功能配套、山清水秀,建设产业新城、品质新城、财富新城,努力营造兴业宜居的园区环境。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