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防控疫情 发改系统在行动 > 国  家 > 复工复产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落实国务院对老工业基地督查激励工作

发布时间:2021/05/08
来源:振兴司
[ 打印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对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山西省长治市、辽宁省盘锦市、黑龙江省大庆市、江苏省常州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黄石市、湖南省湘潭市、广东省韶关市、四川省自贡市贵州省六盘水市予以激励,并明确由我委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奖励支持政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近日,我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亿元,专门用于奖励2020年获得表扬激励的10个城市以及国务院批复的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和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本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共计支持20个重大项目,包括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公共平台、九五精机高端数控机床研发中心、川南新材料产业园创新创业中心等重大项目。

  这些城市在2020年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在推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做法,为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

  山西省长治市在延伸资源型产业链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积极探索初步形成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循环产业链开创以煤基化工原料生产高品质合成纤维的先河,完成产业由“黑”向“白”的转变。强化研发项目和研发平台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覆盖率100%。引进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团队,攻克氮化铝单晶衬底、紫外LED外延及芯片等关键技术,打造LED产业集群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

  辽宁省盘锦市在发展粮食精加工上积极探索,立足东北地区粮油集散与农产品加工优势,建立粮食集散与精深加工产业全产业链体系,吸引集聚人才和项目资源瞄准粮食产业向食品和生物产业转化,做大粮食精深加工。坚持精准实施抓谋划、精准服务抓推进、精准布局抓重点、精准谋划抓储备、精准盘活抓体质的工作模式,促进项目全周期生长和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大庆市在加强央地协作上积极探索,成立百年油田建设地企协调推进办公室,制定实施支持大庆油田抗击疫情15项政策措施,采取打井作业区块承诺办、容缺办的创新举措,推动了油田产能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全年产能工程投资实现了160亿元。加大协调推动力度,支持油化央企加快低效气井开发,组建油气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页岩油勘探及分类评价研究”“新型聚驱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关键技术”等25项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和省科技奖励。

  江苏省常州市在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绿色发展上积极探索,大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贯穿设备级、产线级和企业级的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在2020年疫情防控中,为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全力破解“化工围江”难题。按照行业前景、安全评价、环保评价等维度和指标,逐一评价沿江化工园区现有企业,形成分类管理目录,建立科学淘汰落后产能指标体系。

  河南省洛阳市在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创新产业上积极探索,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三大改造”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建成全省唯一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洛钼集团建成国内首座5G“智慧矿山”。聚力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大院大所大企大学”,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创新平台,在农机领域建设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机装备创新中心。

  湖北省黄石市统筹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以长江大保护为抓手,推进“碧水、绿岸、洁产、畅流”四大行动加快工业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发展,推动“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围绕打造“15分钟生活圈”,加大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立足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口优势,积极对接武汉自贸区建设综保区,推动黄石新港由运输港向贸易港转变,带动黄石由工业生产基地向商品贸易集散地延伸。

  湖南省湘潭市构建新兴优势产业链上积极探索,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建立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每条产业链均有对应高校全方位产学研合作,集中攻克产业链共性或瓶颈技术,保证产业链健康发展。组织全市各县区市、园区开展“奋力奔跑,合力攻坚”竞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以产业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全市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通过新兴优势产业链耦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擎、中小微企业配套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广东省韶关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上积极探索加快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积极推动广韶合作,融入广州都市圈;推动产业合作共建启动莞韶共建产业园“2+2”结对帮扶。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及现代轻工业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明显;生物医药与健康、电子信息制造及大数据、软件信息服务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成为广东省大数据中心集聚区之一加快培育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接续替代产业。

  四川省自贡市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上积极探索,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提前布局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东锅公司完工世界最大干煤粉辐射废锅气化炉项目,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3,产量居世界第一。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加速“进化”,获批全国首批、西南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验基地,实质性推进与成飞集团、中电科集团的合作,产业定位向工业级大型无人机为重点的航空装备制造业和无人机研发、试飞验证等新业态转型。

  贵州省六盘水市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规模化发展上积极探索,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能源清洁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对产业“存量”实施循环化改造,对“增量”进行循环化构建,推动煤炭、电力、钢铁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全市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产业的绿色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02%。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加大创新、产业、土地、金融、政策倾斜支持力度,支持受表扬城市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基地和现代化中心城市。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