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位于洛阳市瀍河区瀍河入洛河处西北角,东临瀍河,南邻滨河北路,与丝绸之路公园隔路相望。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7.7亩,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运河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主要表现在:
第一,选址科学。在充分尊重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选址于洛阳瀍河入洛河处的西北角(老城区辖区)。该选址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内,距隋唐洛阳城宫城中轴线约3千米,项目建设既不会对遗址风貌产生影响,又能与其保持一定关联性。同时,选址周边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泽会馆、山陕会馆及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区位内整体文化遗产分布,能实现从博物馆运河遗产的系统介绍到地上地下遗产实物支撑的立体展示体系,有助于参观者形成相对完整的隋唐大运河遗产认知,获得良好的参观体验。同时该处区域交通优势明显,可用地规模充足,博物馆建设空间余地大,有利于旅游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后期布局。
第二,设计理念先进。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综合考虑功能定位、展览数量、观众人次预估等关键因素,按照“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进行建设,同时根据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独特地位,结合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借鉴国内外博物馆建设经验,采用“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的理念,将总体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形胜天下,运河中心”“千年运河,万物通济”“东都盛世,国运繁华”“古今辉映,源远流长”,以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文物、考古遗迹等为基础,采用大型沙盘(平置)与多媒体(竖置)组合展示的方式,营造大环境、大场景,通过深度挖掘隋唐大运河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属性,充分展示隋唐大运河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富文化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彰显隋唐洛阳城作为运河节点城市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凸显运河之源的象征意义。
第三,功能定位明确。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在进一步强化了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符号,集合隋唐大运河文化资源优势,精选凸显文化特色的标志内容,真实展现大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增强人们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的同时,也持续推动了隋唐大运河的考古发掘、整理、研究工作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民众。博物馆建成后,已经成为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和历史景观保护展示中心、隋唐大运河考古科研中心、隋唐大运河资料信息和遗产监测中心、中国大运河交流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