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国家文化公园

推动“尧都平阳”成为信史:陶寺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三)

2022/09/19 社会司
推动“尧都平阳”成为信史:陶寺遗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三)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遗址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主体年代距今约43003900年,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陶寺遗址作为尧舜都城遗址,是黄河流域目前可以确认进入早期文明社会的最早的实证陶寺遗址的发现使尧都平阳成为信史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

  陶寺遗址发现的重要遗迹有早期城址、中期城址、宫殿区、观象台遗址、窖穴区、城北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其中手工业区位于陶寺中期城址的西南角,主要从事石器和陶器制造业,距陶寺遗址宫殿区直线距离约1000米,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看,普通工匠及其工作场所远离宫殿区,从空间控制权的角度彰显王权的威严与等级。同时,手工业作坊区封闭式管理,显示出对手工业者生产与生活的严密监控。

  1988年,陶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8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21,陶寺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同年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陶寺遗址博物馆和陶寺遗址公园正在加快建设,将利用数字展陈与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突出遗址研究收获和陶寺尧都的卓越成就,同时讲述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历程,向世人展示陶寺遗址的都城性质,传播中华民族早期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提供生动的实例

图为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扁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