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国家文化公园

江苏扬州立足“四个突围” 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发布时间:2022/08/15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江苏扬州积极推动文化和文物遗产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将大运河扬州段打造成世界遗产保护典型范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中外人文交流合作金字招牌。

  一、突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彻底摸清区域内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底数。编制《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组织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高邮、邵伯明清运河故道保护展示工程,开展蜀冈古代城址南门、桑树脚遗址等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对境内河道、遗产点以及古镇、古民居等进行常态化修缮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成开放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启动扬州考古研究中心建设,推进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

  二、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着眼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推出一批大运河主题的艺术精品、特色展览和文创衍生品,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在依托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进行全面展示的同时,扎实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推出非遗快闪、非遗研学等特色项目,活态传承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加强大运河文化研究和传播,创作推出扬剧《异图·千里江山》等一批优秀小剧场剧目,鼓励支持大运河沿线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提升邗江琴筝文化产业园等园区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区。

  三、突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新格局,加快推进北护城河文化和旅游集聚区、万有(扬州)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建成开放北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瓜洲、湾头、邵伯等沿线古镇为重点,串联推出文化遗产游、博物馆研学游、生态文明体验游等一批精品线路,打造邗江沿湖村等一批“主客共享”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持续放大扬州“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效应,积极组织博览会、文化节、城市论坛等活动,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

  四、突出标志性工程引领作用。2021年6月16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以多样化的展示形式,通过春秋至当代反映大运河主题的1万多件馆藏珍品,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开馆100多天,就接待各地游客约88万人次,在生动呈现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打造大运河这一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上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