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5300—4300年。良渚古城遗址是良渚文明的都城所在,由内郭、外郭、宫殿区、王陵区组成,外围有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外围水利系统,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都邑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以良渚古城遗址为核心的良渚文明通过大型土质建筑、城市规划、水利系统以及不同墓葬形式体现社会等级制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个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具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是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同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正式开园,公园按照“遗产活态展示、彰显当代价值”的理念,充分盘活现有展示资源,在大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成为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立体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窗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浙江省文物局与余杭区人民政府于2016年启动了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项目。项目建设用地217亩,总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包括文物专用库房、文物整理及周转库房、文物保护修复库房、科研实验用房及附属配套用房。项目建成后,将集中收藏、研究、展示浙江省考古出土文物标本,成为集考古遗产保护、文物整理修复、考古科技研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为进一步探源中华文明,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