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地方投资工作

天津市主动创新求变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投资司
[ 打印 ]

  2025年,天津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调度服务推动、项目谋划储备、提振投资信心等方面持续用力,继续以超常规力度抓项目促投资,全力冲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开门红”(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7.5%),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进一步拓展投资空间。扩大产业投资。召开天津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统筹抓好空客二线、诺和诺德制药等续建项目和新和成新材料、纳通骨科基地等年内新开工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建设,引导存量企业新建和技改项目增加投资。优化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在城市更新领域发力,推动西南楼片区等新项目加快进度,协调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西营门片区等在建项目支持力度;推进津沧高速改扩建等已开工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南疆港区国能天津二期码头等储备项目尽快开工。稳定房地产投资。重点推动42个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进度;用足用好土地费,缩短施工工期;督促近三年已拿地未开工的16宗地块项目尽快开工。引聚民间投资。梳理49个、总投资598.9亿元的2025年市级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建立市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用好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机制;加大对民生、浦银等租赁公司服务力度,加快11个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的融资租赁项目投资放量;规范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加快京津塘高速改扩建等项目进度。

  二是进一步优化工作招法。抓项目开复工。提早谋划部署,组织各部门各区加强重点项目走访服务,一项一策包联帮扶,推动97个重点项目新开工、667个重点续建项目全面复工。每旬大力宣传一个标志性项目,以项目建设实效稳预期、提信心。抓政策强争取。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重”建设等决策部署,按照“自上而下”的要求,扎实做好项目储备、报送工作。用足用好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实施“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等政策,扎实做好2025年项目申报。抓资金快使用。重点调度资金1亿元以上政策资金项目,确保一季度增发国债资金使用完毕、配套资金支付率80%以上,“两重”资金支付率超过60%,专项债券新支付5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

  三是进一步凝聚各方合力。发挥重点部门、重点区作用。组织工信、住建、交通、水务等重点部门加强投资运行调度,发挥滨海新区、武清、北辰等经济大区作用,紧盯目标补齐缺口,支撑全市投资增长。发挥重点企业作用。用好央企扩大投资有利契机,走访服务重点企业,力争扩大在津投资规模,靠前安排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开发、电网建设与改造等大体量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发挥重点项目作用,统筹调度12个重大产业项目、29个百亿级项目、91个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短名单”项目,加强问题协调解决,深挖投资潜力。同时,组织梳理全市涉密项目,有序推进涉密项目纳统。

  四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储备转化。加快做熟项目前期。加强规划、用地和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提高项目审核备率,确保资金下达即可拨付使用,实现项目谋划储备“开门红”。抓牢项目常态化储备。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全市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项目谋划储备机制,对储备项目定期进行滚动更新,争取做到项目储备“既好又多”,形成“实施一批、前期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持续夯实项目支撑。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