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电力迎峰度夏 > 2012年电力迎峰度夏

2012年江苏省电力迎峰度夏总结

发布时间:2012/09/27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江苏省经济运行调节部门精心组织,合理调度,电力供应平稳有序,未发生错峰限电,圆满完成了迎峰度夏保供电任务。基本情况如下: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江苏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一手抓当前,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手抓长远,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呈现“以稳为主、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但仍面临需求减弱市场不旺、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等严峻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发展。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129.0亿元,同比增长12.3%,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国11.64%,比重居全国首位;增加值增幅分别高于全国、东部地区2个和3.5个百分点。三大产业总体稳定,多数行业运行正常,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产值分别增长11.1%、12.4%和14.7%,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预计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350亿元左右,增长12.3%,仍继续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平均增长水平(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

二是行业发展波动明显。由于市场变化等原因,致使我省一些行业包括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出现波动下行或增长明显放慢,主要是光伏、船舶、钢铁、风电、工程机械、纺织等行业。光伏企业受产能过剩、国外“双反”、国内市场启动较慢等因素影响,企业订单不足,效益大幅下降。船舶市场交船难、接单难、盈利难同时并存。受国内外棉花价格明显倒挂影响,棉纺行业困难较大。原材料工业需求不足,钢材价格继续下行,冶金行业盈利水平明显降低。自5月份以来,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指数已连续4个月下降。

三是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融资环境仍然偏紧,特别是资金成本居高不下。1-7月,全省规模工业利息支出同比增加35.8%,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幅 24.9个百分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在去年增长20%的基础上又增长10%以上。工业企业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增长10.9%和2.3%,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亏损面17.4%,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增加65.2%。

二、2012年电力迎峰度夏工作

由于工业经济增长放缓,江苏今年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由于新机组投产推迟,输变电工程建设受阻,机组脱硝改造检修容量较大,今年夏季全省电力供需形势仍较为紧张,电力供需矛盾局部时段依然突出,最高负荷达到6875万千瓦,同比上升3.5%,4月初预测供电能力6900万千瓦,当天负荷购买300万千瓦,供电能力7200-7300万千瓦。我们在电力经济运行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预测分析,强化部门协调。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电力供应一方面要突出“保民生和稳增长”,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不放松“转方式和调结构”。进入夏季用电高峰后,我委与省电监办、电力公司实行每日例会制度,对次日的电力平衡情况进行会商,及时告知大家电网平衡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保证信息畅通、指令统一、执行有力。

二是加强运行管理,保障电力供应。我省组织开展电力安全技术监督集中检查,重点对全省24家主力发电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发电机组进行系统全面的“体检”,提高了机组设备健康状况。对江苏电力调度中心、国电谏壁电厂、500kV武南变电站等三家单位开展电网专项督查,进一步加强电网安全监督管理。先后组织开展电厂防台防汛应急演练、供电公司迎峰度夏输电线路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电力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通过综合性举措,提高全省迎峰度夏期间的发供电保障能力。

三是加强资源组织,提高保供能力。迎峰度夏期间,我省一方面加强与华东电网及兄弟省市的联系,增加外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余缺调剂,尽可能满足用电需要。一方面充分挖掘内部电力资源,加强机组运行管理和考核,减少机组跳机和非计划停运。同时,加强电煤库存情况的监测分析,督促电厂千方百计组织煤炭,积极争取燃气资源,充分发挥燃气电厂的调峰作用。今年夏季,我省最高电煤库存满足25天的用量,区外来电、天然气发电用气量大幅增加(截止8月份,我省燃机用气量30.6亿方,同比上升39.8%),为全省电力平稳供应提供了较好保障。

四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现有序用电。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我省组织编制了总容量为1200万千瓦的《2012年全省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其中《有序用电方案》容量为700万千瓦,《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容量为500万千瓦。与此同时,建立《江苏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和《江苏省电能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将有序用电工作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节能减排等相结合,指导和帮助企业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节能减排,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十二五期间,江苏新投产装机较少,区外来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机组脱硝改造任务繁重,主要集中在今明两年内完成全省火电机组的脱硝改造,全省发用电平衡仍然总体趋紧,电力保供任务十分艰巨。今年迎峰度冬期间,要加强煤炭市场监测,把握国家电煤市场化改革的走向,加强煤炭资源组织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好机组脱硝改造,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电力紧张情况。

一是努力保障电煤供应安全。江苏是煤炭资源小省,也是煤炭消费大省,如取消电煤重点合同,必将对电煤组织带来新的变化,我们已组织召开各发电集团分公司(企业)参加的电煤供应工作座谈会,交流情况,分析形势,要求各发电企业从长远出发,建立与大型煤炭生产企业长期互惠双赢的合作关系,调整和优化矿点布局,构建适合自身需要的煤炭供应渠道和供应体系。同时,要掌握时机增加进口煤炭,增加供应渠道,降低发电成本。保证合理库存,千方百计组织资源,及时补充库存消耗。有条件的发电企业要进行储煤场改造,大幅度扩大煤场库容,或可租用沿海、沿江港口等中转地增加存煤。为迎峰度冬电煤储备提前做好准备。

二是继续推进电力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强节能发电调度,实现高效大机组替代小机组发电,尽可能拉开大、小机组发电利用小时差距,提高能效利用水平。鼓励热电联产企业实施以背压机组改造和提高机组参数为主要内容的技能技术改造,通过奖励电量等激励手段,鼓励30万千瓦以上大机组扩大供热范围,跨区域整合资源,替代小机组供热。合理安排,科学调度,加快燃煤机组脱硝改造工作,确保脱硝设施建设进度和运行质量。

三是不断提升电力保供水平。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增长趋缓的背景下,电力供应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认真总结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经验,及早部署迎峰度冬应对措施,加强燃料组织工作,提高设备可靠性水平,充分做好各类应急预案,在用电出现较大缺口的情况下,按照“有保有压”原则,确保居民生活和重要用户用电,同时要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用电,促进节能减排,不断提升电力保供水平。(江苏省经信委提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