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以来,受电煤供应紧张、用电负荷增长、发电企业亏损严重等多重因素影响,陕西省电力供应持续偏紧,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解决难度大,供应保障工作遇到了严峻挑战。面对困难,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确保电力和电煤供应的各项要求,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陕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居民生活、重要客户和重要场所的用电需求,较好地完成了迎峰度夏及世园会保电各项工作任务。
一、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情况
今年入夏以来陕西省降雨较多,出现大范围连续高温天气的区域不多、持续时间不长,最大的空调负荷尚没有集中出现,与往年同期相比,6月份至8月中旬电力供应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一起无煤停机事件,未采取非计划拉闸限电措施,未发生一起电网大面积运行事故。8月14日,全网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354万千瓦,低于今年冬季的1355万千瓦;最大日用电量2.79亿千瓦时,创下新高,但与陕西电网预测最大负荷1450万千瓦、日用电量3亿千瓦时还有一定差距。
二、多措并举,全力做好迎峰度夏各项工作
为做好夏季电力需求高峰期的供应保障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提早做好全面、周密、细致的部署,采取综合措施,缓解供需矛盾。6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后,陕西省随即召开了全省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分析了今年迎峰度夏形势,要求各地市、各有关方面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困难的问题,周密制定应对方案,努力增加有效供给,确保迎峰度夏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电煤供应协调机制,努力增加电煤供应。加强对全省主要燃煤电厂电煤供应、库存、质量、价格、运输等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定期通报省内电煤供应情况、协调解决电煤生产与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切实履行电煤保供责任。要求省煤化集团公司及所属煤炭生产、运销企业和担负电煤供应任务的地方煤炭企业,切实履行好在保省内电煤供应中承担的责任。二是严格执行电煤合同。要求各煤炭生产企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煤炭产量,严格按约定数量、质量、期限、价格保障供应,决不允许以各种理由停供或欠供电煤。三是加强电煤价格、质量监管。坚决杜绝通过降低煤质、以次充好等欺诈手段变相涨价行为。四是协调铁路、公路运输部门,根据省发改委下达的供煤任务和火电企业的需求,优化运输结构,做到电煤必运、有请必保,紧急情况下公路运输设立“绿色通道”。五是结合陕西省是能源大省向外输煤、输电任务重的实际,在确保陕西省电煤、电力正常供应的基础上,积极做好煤炭和电力外送工作。六是成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国资委、工信厅、煤管局、物价局参加的省内电煤联合督察组,深入各市煤矿对各产煤市和煤炭生产企业供应省内电煤情况进行督察。同时召开现场会,一对一的解决电煤供应中的各种问题。
1—7月份,全省各类煤矿共向省内电供应电煤2185.56万吨,同比增加206.38万吨,增幅10.42%。仅省煤业化工集团7月份省内电煤供应量达199.37万吨,比去年同期多供89.25万吨,增幅81.04%;完成合同计划的105.6%,合同兑现率和当月供应量创历史最好水平。截至8月15日,陕西电网15家主力电厂电煤库存124万吨,可用8天以上。
(二)合理调度,全力确保电力供应。一是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要求电网企业加强对电网生产运行的日常监测,特别要加强对电煤库存偏低电厂、电力供需偏紧地区和重点用户的监控,充分挖掘现有发电设备的潜力,合理组织生产调度。同时要密切关注汉江流域水情、汛情,充分发挥水电厂在电网中的调峰作用。进入6月下旬,陕西省来水明显好转,陕西省发改委要求电网企业及时安排增加水电机组出力,8月份陕西电网水电日最大发电量达3872万千瓦时,创历史最高水平。二是做好跨区(省)电能交易工作。在保证省内用电需求的前提下,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安排好电力外送;同时加强与国调和网调的沟通协调,确保常态下的电力资源合理配置和紧急状态下的相互支援,从而在实现全省电力供需平衡、衔接有序的基础上,提高全省电力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高抵御发供电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落实迎峰度夏电网应急预案。充分估计雷雨、大风、冰雹、洪水等等自然灾害对电力安全造成的影响,积极做好本地区、本系统电力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指挥机构的健全、反事故演练等方面工作,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密切联系气象、水利部门,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及时预警并妥善应对,全力确保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四是严格奖惩机制。在特殊情况下,为鼓励发电企业多发电,要求电网企业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坚持煤多多发电,煤少少发电,多发的次月不减,少发的次月不补的调度原则。五是推动各地规范实施有序用电。按照《有序用电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完善有序用电方案,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等重点用电需求,着重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用电。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针对陕西省当前电力供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陕西省发改委将继续加大对电力运行工作的监测和协调力度,确保全省电力的合理、有效供应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继续加大电网建设和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和加强电网主网架及配网的建设和增容改造任务,大力推动和协调跨大区电网互联工程,改善现有网络阻塞和城市电网薄弱、配电容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加快陕西外送通道的建设,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2、加强全省负荷预测和供需形势分析,合理安排好电力运行方式,特别要加强大负荷期间电网的预测分析工作;加强完善有序用电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的有效供应。
3、积极开拓电力市场,努力消化富裕电量。要充分发挥陕西省的火电优势,积极开拓华中等省外电力市场,在保证陕西省电力需求和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外送电量。
4、做好省内电煤供应工作,努力减少电煤供需矛盾对电力供应的影响。继续完善目前已形成的电煤供应保障机制,同时要着手建立电煤储备机制、实行电煤合同备案管理、煤电联营模式等多种方式,全力确保电煤供应。
5、继续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加大宣传力度,推广节能产品和节电新技术,优化电能资源配置,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完善和落实错峰有序用电方案,着重保障迎峰冬用电高峰季节和“两节”等重要活动时的电力供应,确保重要用户用电不受影响,特别是要把居民生活用电摆在第一位优先予以保障。(陕西省发改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