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系统和电力企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科学分析今年电力迎峰度夏面临新形势,按照“保重点、稳大局、求发展”的原则,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保障供给,有效地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为确保了海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较好地完成了今年迎峰度夏阶段性任务。
一、2011年迎峰度夏面临的形势
今年以来,随着海南省经济持续增长,用电需求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前8个月,海南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为99.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2%。但受去年、今年连续两年无新增大机组投产影响,海南省发电装机容量不足,电力供应形势偏紧,如遇到大机组非计划停运、发电燃料供应和来水少于预计等特殊情况,缺口将进一步加大,甚至会出现严重缺电状况。初步测算,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最高负荷需求将达268万千瓦,同比增长16.8%,最大负荷缺口可能达30万千瓦。由于夏秋两季为海南省台风、洪涝等灾害天气高发期,加上跨海电缆进行维护施工等因素,海南省极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供应偏紧局面。
二、海南电网运行情况
截止7月底,海南电网统调装机容量为3480.8MW,其中,中调统调装机容量为3143.6MW,地县调装机337.2MW。海南电网统调负荷9次创新高,最高负荷达259.5万千瓦(7月8日),同比增长13.1%;统调日发电量5次创历史新高,日最大发电量550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7%,统调发受电量91.38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实施了错避峰3次共3天,最大日避峰电力达18万千瓦,避峰电量累计达到1305万千瓦时。
截至8月底,海南省电力生产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一起无煤停机事件,未采取非计划拉闸限电措施,未发生一起电网大面积运行事故,社会供用电安全可靠,生产系统运行稳定有序。
三、迎峰度夏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分析监测,保障一次能源供应。一是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重点行业用电变化情况,紧盯电煤、燃气合同兑现率,督促燃煤电厂做好电煤的丰存枯用储备计划和实施工作;二是统筹天然气资源平衡,加强应急协调,力保夏季煤电、气电机组满出力;三是协调做好电煤运输各环节,确保电煤正常供应,储煤不低于机组满负荷运行10天的消耗量,台风季节不低于15天;四是妥善处理好蓄水与发电的关系,密切关注雨情水情,优化用水调度,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力资源多发电,增加电力供应。
(二)加强设施维护,提高安全运行能力。针对电力负荷分布特点,重点加强对电网输送薄弱环节的改造、检修,努力消除输配电设施隐患和“卡脖子”问题。对长期满负荷运行的发电设备及老旧设备进行运行分析和加强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
(三)完善应急预案,有效处置突发事件。一是结合海南省供电形势和特点,进一步完善“迎峰度夏”、“有序用电”等方案和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健全定期信息报送和预防、预报制度;三是强化事故演练,努力形成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长效机制。
(四)加强需求侧管理,引导科学用电。一是要求电网企业发挥在需求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结合供电调度,为电力用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要加强协同和沟通,做好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的事前通知、事中沟通和事后解释,积极开展科学用电宣传工作;二是要求发电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努力降低厂用电率和线损率;三是贯彻落实国家电价调整政策,研究深化海南峰谷电价和季节性电价政策,通过价格杠杆积极引导用户科学用电、错峰用电,支持夏季错避峰用电的顺利推进。
(五)充分挖掘潜力,增加电力供应。一是充分挖掘海南省企业自备机组的发电潜力,参与全省调峰供电;二是做好南方电网通过500kV跨海电缆支援海南电网安全运行相关工作,通过琼粤两省协调机制,落实了跨海电缆送电额度,由海南最高负荷的3%增加到5%。确保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紧急状态下的互相支援。
(六)突出“有保有限”,促进节能减排。坚持迎峰度夏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紧密结合,着力保障居民生活等重点用户用电。按照“有保有限”原则,精心安排和落实好电力供应重点和顺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连续性生产作业和中断供电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企业,优先保证电力供应;对未在规定期限内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要进行限电甚至停电,督促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度,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海南省工信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