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电力迎峰度夏 > 2011年电力迎峰度夏

2011年甘肃省电力迎峰度夏情况

发布时间:2011/09/27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011年上半年,甘肃省除年初因缺煤停机或减出力导致部分时段限电外,其余时段全省电力生产运行总体平稳,电力电量供需基本平衡,电力出现富余。1-7月份,甘肃电网运行总体稳定,未发生主网稳定破坏、电网瓦解及大面积停电事故。迎峰度夏以来,甘肃省工信委的压力与兄弟省份相比相对较小,甘肃省不但确保了省内迎峰度夏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而且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统美德,克服种种困难加大外送电力度,积极支持华中及东部沿海地区用电需求。

甘肃省今年迎峰度夏工作的特点是起步早、行动快、措施到位,在实际工作中,甘肃省工信委结合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新出台的《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加强有序用电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迎峰度夏出现的各种电力紧张情况,保证了全省正常的供用电秩序,确保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正常用电。

一、迎峰度夏甘肃省电力供需情况

(一)2011年迎峰度夏甘肃电网电力供需总体情况

截至7月底,甘肃省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375.97万千瓦,同比增长20.91%。其中:水电装机638.82万千瓦,同比增长4.18%;火电装机1460.34万千瓦,同比增长16.15%;风电装机275.81万千瓦,同比增长191.68%。最大用电负荷1053.6万千瓦,出现在3月20日;最大日用电量23433万千瓦时,出现在5月7日;其后至今用电负荷和日用电量都未超过以上数值。迎峰度夏期间,甘肃电网电力电量平衡后有富裕,7月份最大电力富裕电力721万千瓦;1-7月累计售外省电量86.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3%。

预计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736万千瓦,全年最大用电负荷1250万千瓦(出现在冬季)。根据2011年全省用电形势、库区来水情况及省内新机组投产情况分析,在电煤供应正常及电源按计划投产情况下,甘肃电网发用电平衡并有一定富裕。

2.供需平衡情况

甘肃省虽然发电装机容量较大,但是火电装机占全省装机容量的58.05%,风电装机占全省装机容量的17.12%,由于风电的不稳定性,阶段性的电煤供需矛盾时而出现,火电受电煤供应影响较大,所以电煤供应情况对甘肃省电力电量供需平衡有较大影响。1月份受电煤供应紧张影响,全省电力电量平衡存在一定短期的缺口,1月上、中旬全省最大缺煤停机容量278万千瓦,因供热、煤质差出力受阻180万千瓦。甘肃电网被迫采取有序用电措施,最大错峰负荷226万千瓦,影响电量1.8亿千瓦时。2月份以来全省电力电量有一定的富裕,从3月下旬以来水电开始大发后全省电量富裕较大。在水电大发期间的5-9月份,甘肃省在满足电力电量自我平衡的基础上,有较大富裕电力。

二、迎峰度夏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电网载荷能力有限。陇南等市部分电网与系统联系薄弱,主要变压器重载运行,供电可靠性较差,输电线路功率输出受限,尤其在水电大发期,水电厂安全运行压力增大,如果出现暴雨天气及地质灾害,电网安全运行及可靠供电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二是750千伏电网设备还未完全进入运行稳定期。目前,甘肃750千伏主网架初具规模,已建成7站24线。但新投设备仍处于运行不稳定期,2010年750主设备共出现故障10次,均为产品质量问题(其中变压器3次,电抗器3次,GIS设备3次,线路1次);今年已出现故障4次(其中电抗器3次,GIS设备1次)。大部分设备迎来首次迎峰度夏的运行考验。

三是大规模并网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今年以来,甘肃河西多次发生风电机组较大范围脱网故障,主要原因是绝大部分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且动态无功补偿功能不完善等所致。迎峰度夏期间,这些问题尚需加大整改力度、逐步解决。

煤电合同执行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尽管全省电厂与省内外煤炭企业电煤合同签订情况较好,但合同兑现率仍不理想,1-7月,部分省外合同兑现率甚至不足20%,迫使提前执行省内合同,有些省内合同执行率已接近80%。

五是铁路运输能力不足。虽然今年兰州铁路局甘肃境内货物发送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2.5万吨,但仍比计划欠运52.2万吨,铁路运力依然偏紧,特别是受新疆来车不足影响,河西多家电厂电煤库存恢复不够理想,总体库存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三、迎峰度夏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迎峰度夏总体工作。一是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甘肃电监办、兰州铁路局、省电力公司、有关行业协会、发电、煤炭企业收看了2011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二是组织召开甘肃省2011年电力迎峰度夏工作会议,从扩大煤炭生产,优先保证电煤供应;抢抓有利时机,抓紧增加电煤库存;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重点单位用电;强化安全监管,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抓好应急管理,着力提高应急能力;完善机制制度,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搞好电力外销等7个方面对做好今年的电力迎峰度夏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二)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电煤供应。针对年初因缺煤导致全省限电的严峻形势,甘肃省工信委结合全省电力电量平衡及电煤供应实际情况,以调度令的方式明确下达了全年三大煤矿的电煤保障任务量。为落实调度令落到实处,省委常委、副省长石军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协调解决煤电矛盾。省工信委配合相关地方政府,先后采取了限制电煤价格、地方中小煤矿进行补充、临时限制煤炭出省等措施。同时,积极加大与新疆、宁夏等周边省份的衔接,加大外省煤炭调入力度,缓解省内电煤资源不足的压力。1-7月,调入疆煤950万吨,同比增加30%以上;调入宁煤270万吨,同比增加10%以上。另外,积极发挥河西地区淖毛湖至柳沟、星星峡至柳沟两条矿用公路能源通道作用,加快柳沟自动化装车系统建设和公路LNG加气站布局,加速推广应用LNG卡车,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三)抓好电网运行调度,切实保证电网安全。一是督促省电力公司进一步加强负荷预测和供需形势分析,强化电网安全管理,坚持“三公”调度,严肃调度纪律,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严格控制电网各重要断面潮流,及时调整电网运行电压,杜绝供电事故,确保可靠供电。二是针对今年夏季高峰负荷特点和薄弱环节,合理调整安排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和维护,消除设备运行隐患。三是加强与西北电网公司以及周边省区电力公司的沟通衔接,做好省际间电量余缺互济,确保常态下电力资源合理配置、紧急状态下相互支援。四是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切实做好防汛防洪工作。强化汛期值班制度,改进变电站和小水电站调度管理,防止发生变电站及小水电站厂房淹没事故,杜绝非正常弃水。五是结合“三电”治理活动,严厉打击窃电、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危害电力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制止影响电力设施安全的施工作业,确保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安全。

(四)确保省内用电需求,酌情安排外送电计划。5月11日,石军副省长针对东部沿海及中部省份先后出现的“电荒”局面,要求甘肃省相关部门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确保全省电力稳定生产供应。明确要求在甘肃省迎峰度夏期间,严格遵循先省内、后省外的发电调度交易计划原则:优先保证全省生产和生活用电,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外送电量,否则不安排外送电。二是慎重签订外送电协议,尽量不采用长期协议,有效控制风险;三是积极协调,稳步提高外送电价格,为火电企业外送电争取更大盈利空间,有效缓解火电企业经营压力,使其逐步进入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五)努力实现电煤与发电调度计划的有机结合。加强电煤供应预测预警,准确掌握电力供需和电煤供应情况监测信息。一是密切跟踪重点电厂的电煤供应情况,每天认真核实18家统调燃煤电厂的来煤、耗煤、库存数据,强化统调燃煤电厂电煤电量日报表质量,有效发挥电煤电量日报制度的作用。二是开展月度电煤供需平衡分析,结合电力电量平衡工作,每周预测电煤供需走势,合理制定发电调度交易计划。三是制定符合实际的电煤预警标准体系,分时段、分厂合理确定电煤库存警戒线指标,并加强执行考核。四是做好电煤协调服务,努力保障电煤供应,最大程度地减少电煤紧张带来的影响。五是迎峰度夏期间建立日报、周报、旬报、月报等各种信息报表、报告制度,实现各项信息共享共用。

(六)加强需求侧管理,限制不合理用电。一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积极淘汰高耗能办公设备,合理配置空调温度,及时关闭用电设备。二是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和差别电价政策,引导工商企业和居民错峰、避峰用电。三是要求电力企业要带头节约用电,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努力降低厂用电率和线损率,促进电力生产供应环节节能。四是引导广大用电企业积极采用节电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节约用电。

   (七)加强应急管理,切实提高应急应变能力。根据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5月份,甘肃省工信委下发了《甘肃省工业运行调度管理办法》,当局部地区、局部电网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电力电量缺口时,启动《有序用电方案》。当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或紧急情况,对不同情况依次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甘肃电网紧急事故下限电序位表》以及《甘肃省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6月份,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甘肃省电煤供应应急预案》,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应急状态分四级,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电煤供需紧张形势,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甘肃省工信委提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