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保障典型经验做法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发布时间:2023/10/20
来源:投资司
[ 打印 ]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不断创新举措,紧密联动“政企民”多方力量,多元化筹措改造资金,在老旧小区居住安全、功能集成、长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三个“融入”打基础。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人是关键因素,坚持把“基层党建引领”“社区自治共治”“尊重群众意愿”融入改造全过程,夯实老旧小区改造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把“基层党建”融入改造全过程。因地制宜成立了766个小区院落党组织,划分6042个微网格,从居民党员骨干、退役军人中发现培育楼栋长6000余名,形成“党支部+自治组织+微网格”工作架构。把“社区自治”融入改造全过程。社区治理末梢延伸到楼栋、落细到单元,加强对群众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建立健全“网格发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解决反馈”的工作闭环。把“群众意愿”融入改造全过程。推出“菜单式”改造策略,充分尊重群众诉求,改造方案经2次以上小区公示,修改完善后才启动实施,充分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

  二是以项目为抓手,三大“工程”强推进。从小区功能配套、居住品质、长效维护和文化内涵等群众最关心的方面入手,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新思路。不断提升幸福工程。从群众可感可及的细微处入手,2015年以来,修缮美化屋顶6.1万平方米、提升建筑外墙约16万平方米、改建(新增)停车位848个、增加适老(无障碍)设施136处、加装电梯343部,实现便民健身设施和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不断推进惠民工程。在实效惠民上丰富举措,一体化实施水电气、消防、安防系统改造。2015年以来,全区改造水电一户一表近4.8万户、燃气管网约4.6万米,安装燃气报警装置2373户,治理排水管网约6.1万米,增配消防设施近1.3万处,安装安防监控设备540余套。持续提供动力工程。近年来,武侯区不断在资金筹措和城市经营上增添举措,通过收储(租)闲置房屋、拆围扩展可利用空间,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对新增载体进行招商或自主经营,部分返还小区居民经营收益,形成街区共益联盟,专项用于保障小区长效运维。

  三是以宜居为导向,三个“强化”见实效。强化居住安全属性。把拆除有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前置条件和重点工作,综合运用宣传、奖励、执法等方式,形成“自拆为主、助拆为辅、强拆兜底”工作模式。2022年以来,已拆除违法建设近60余万平方米,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38.6万平方米,筑牢了小区院落的安全底座。强化片区功能集成。把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有机更新结合,共同推进,坚持片区综合开发理念,通过对院内空间、街旁空间与绿地空间的整合利用等多种形式补足公服配套功能。2022年,在保障居民生活的安全封闭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拆除玉林东街46号院等2个老旧院落部分院落围墙,将院内原有低效载体或闲置空间同街道两侧公共区域共同打造,积极引入社区菜市场、养老服务机构、快捷超市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配套业态。强化小区长效治理。引入信托理念,创新信托制物业模式,通过“公开透明、开放参与、信义为本”的运行机制,实现小区源头预防化解物业矛盾纠纷。目前全区51个信托制物业小区中,物业矛盾纠纷普遍减少90%,2022年11月,被住建部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