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按照“四坚持、四确保”的工作要求,探索走出一条“改管并重、边改边管、未改先管”老旧小区改造的新路子。目前,已改造老旧小区113个,共涉及840栋19289户,全区368个无物管老旧小区全部建立了业主委员会,实现管理全覆盖,17万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鹤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推荐宣传。
一、坚持民意为先,确保涉改小区各项工作始终做到群众满意。探索建立“两询两公示两监督”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为民设计”理念。一是改造前“问需于民”。为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入户访谈、现场调研、网络征集和参加居民议事会、评审会等方式充分征集居民意见,确定改造内容,共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入户调查13600余户,征集意见建议1500余条。二是改造中“问计于民”。由各社区党支部、小区业委会牵头,通过采取改造方案和施工图“两公示”模式,将社区服务功能提升、雨污分流、立面翻新、室外空间整理等改造方案向居民进行详细介绍,做到边改边问,让居民主动参与到设计中来,其中采纳居民意见900余条,未采纳意见340余条,针对未采纳意见,指挥部协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一一耐心解释,真正做到让群众支持和理解。三是改造后“问效于民”。充分发挥项目指挥部和居民代表监督作用,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及居民代表对施工质量进行全方面检查,对发现的15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切实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二、坚持多方筹资,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接续不断。按照“谁受益、谁出资,政府、产权单位、居民合理共担”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可持续资金筹措和成本分担机制,目前已累计筹集资金2.6亿元。一是向上争取扶持。建立了纵向汇报、横向联系的向上争取资金工作机制,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政策动向,累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2.29亿元。二是向下整合配套。整合区财政、区发改、区住建、区文旅广体、区民政、区卫健等行业部门政策资金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做到应筹尽筹、应统尽统。区本级按照1000元/户的标准配套老旧小区改造补助,目前已配套投入1105万元。三是对外引入投资。鼓励原产权单位出资支持原职工住宅小区改造,累计协调产权单位参与投资400余万元。同时,积极协调水、电、气、通信等专营单位出资协改,各自承担本行业管线改造费用。四是对内自筹资金。积极推动居民出资参与改造,通过直接出资、使用(补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提取个人公积金、投工投劳、让渡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实出资责任。目前居民已自筹资金1500余万元。
三、坚持内外并重,确保涉改小区基础配套功能全方位提升。始终将群众的需求点作为发力点,着力加快涉改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内外功能同步提升,小区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一是保障功能明显提升。加强居民用水保障,大力实施给排水工程,建设给排水管道11961米,确保用水供排畅通。加强居民用气保障,加快推进燃气入户工程,建设燃气管道5981米,确保居民用气安全高效。加强居民用电保障,加快推进小区外线路更新,实施强弱电工程5981米,确保居民用电稳定安全。二是交通功能明显提升。针对涉改小区人口多、车流量大、路况差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改善老旧小区硬件环境,切实保障辖区居民出行安全畅通,着力对小区道路进行修补美化和翻新,在路桥家属区等交通状况较差的小区外修缮道路路面46940平方米,小区内外交通焕然一新。三是日常生活功能明显提升。为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小区居民生活质量,对亟待改善的小区日常生活功能加快建设,例如,鹤城区酒厂小区等涉改小区配套实施小区内外绿化工程8802平方米,改造小区外垃圾站14座,规划实施停车场2000平方米,设立小区标识牌552块。
四、坚持党建引领,确保小区后续管理工作和谐稳定。为着力解决改造后小区的后续管理问题,鹤城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有效路径。一是筑牢“红色堡垒”,实现党的领导深入末梢。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全面推进物业企业建立党组织,目前已成立了102个红色物业党支部。在不具备条件的无物管老旧小区,通过建立党组织和选派党建指导员的方式,实现了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目前368个无物管老旧小区建立了502个党支部和党小组、选派了153名党建指导员。二是激活“红色细胞”,以“网格化”助力小区治理。实施到户到人的微网格服务,按照15户为一个微网格,将全区128个社区(村)181197户71万多居民编成12087个微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党员或热心志愿者,并将城管、环卫、渣土、街道办等单位工作人员一并纳入微网格,全民动员共同解决小区治理难题。三是打造“红色服务”,群众呼声有求必应。探索建立“三方联动”机制,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社区、物业、业委会每周定期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同时建立“红色物业”工作微信群,确保群众的诉求得到第一时间回应和解决。目前已有效解决小区院内私搭乱建、车辆乱停、下水道堵塞等问题1200余件,调解小区纠纷6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