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保障典型经验做法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聚焦“六民”举措聚力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整体提升

发布时间:2022/03/11
来源:投资司
[ 打印 ]

  温州市鹿城区作为温州老旧小区改造的主阵地和先行地,于2019年提早摸底调研,率先出台《鹿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创建“菜单式”改造、竞争性申报、群众监督员等创新做法。2020年至今,鹿城区已启动实施67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累计已开工49个小区,已完工29个小区,其中清风碧波小区入选为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项目联系点。鹿城区始终坚持以群众切实利益为核心,打造“六民”工作举措,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创新做法。

  一是拓宽“民惠”,持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鹿城区始终坚持惠民政策,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切实落实财政性资金保障。以清风碧波小区为例,以40元/平方米的居民出资,撬动政府400元/平方米的补助,用“小成本”实现了人居环境提升的“大成效”。截至目前鹿城区累计争取中央、省市各类补助资金及地方债券合计22100.3万元,其中已到位10232.68万元,切实有效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并进一步拓广受惠面。

  二是开放“民权”,高自由度“菜单式”选改。改变原来政府作为改造主体的固化思维,在组织听证会、意见征询会、走访调研等基础上,制定形成建筑改造、道路交通和停车、管网系统、景观绿化、适老化改造、社区服务体系等6大方面多层次“菜单”,由政府“包干”转为群众“私人定制”,同时创新性扩充消防、垃圾分类、“污水零直排”等民生类必选项清单,由政府百分百出资,以“一小区一方案”全方位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并积极融入未来社区理念,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满足小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三是引导“民资”,创新实施竞争性申报机制。强化居民主体意识,实施“竞争性申报”共同缔造机制,将“最需要改、最愿意改、改了守得住”的老旧小区优先纳入计划。对同时申报的多个拟改造项目,根据小区基本情况、改造成熟程度、长效管理机制等指标进行评价,优先考虑基础设施缺失严重、改造意愿强烈、资金缺口少的小区。实施竞争性申报以来,鹿城区平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居民出资比例近10%,部分项目居民出资比例超20%,其中大南街道鑫盛大厦居民出资比例高达38%,同意改造意愿率及改造方案意愿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四是保障“民利”,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首创“资格预审+评定分离”招投标模式选优选强,确保选择的企业或联合体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专业队伍,加强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双保障”(首批试点项目均由二级以上总包企业承建,大部分为一级以上总包企业承建),并获全市推广经验。定期组织开展在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打招呼、随机抽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专项检查行动,督促指导属地街道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五是加速“民事”,多措并举优化审批流程。建立鹿城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不增加建筑面积、不影响周边整体建筑风貌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免于办理规划许可,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等举措,通过施工图自审备案、施工许可“多合一”审批、简化竣工验收申报材料等措施,构建快速审批通道。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每周抽查、每月通报”制度及“三色”预警、督办约谈机制,定期召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例会,联动有关部门加强对项目的跟踪督导和服务,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向“又快又好”发展。

  六是倾听“民声”,着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党建引领,搭建群众发声平台,建立全市首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群众监督员机制,聘请居民代表担任“监督员”,鼓励具有技术特长、有号召力的居民参与监督,畅通居民与街道(社区)、设计及施工等单位的沟通渠道,及时协调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基层自治+党建引领”,通过老党员主动带头,挺身“第一人”,牵头出资并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把党建“红色领航”贯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程,探索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商配合,辖区职能站所、两新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