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湘潭市岳塘区新塘社区列入该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第一批试点。试点启动以来,市、区两级发改部门协同发力,指导业主单位创新“多元参与、共同缔造”模式,通过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统筹地方财力支持、积极撬动社会资本等多种举措,有效推动了资金筹措、长期管护等问题解决,补齐了停车、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做实做细。
一、精准打造配套项目,既改“面子”更改“里子”。新塘社区覆盖6个小区,共2087户,面积18.5万平方米。因配套设施不齐、房屋老旧渗漏和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居民改造意愿强烈。2020年以来,湘潭市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在深入社区实地调研、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开出“8+15”改造清单,覆盖“水电路气网梯安治”8项基本功能和“菜食住行购、科教文卫体、老幼站厕园”15项配套设施。改造启动后,湘潭市发改委加大项目策划、立项审批和政策支持力度,指导岳塘区组织实施新塘邻里中心、停车场改造、养老抚幼中心、助餐中心、新时代明天教育培训基地、全民健身中心等6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有效解决了下水堵、屋面漏、楼难爬、道路烂、停车难、线路乱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里子问题。同时,量力而行推动小区风貌和外部设施改造,兼顾了小区颜值气质提升、历史文脉传承等“面子”问题。
二、精准保障资金来源,推动“独唱”变“合奏”。着力改变老旧小区改造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做法,在确保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统筹各方资源,吸引各种力量参与,不搞“政府独唱”,实现“社会合奏”,集中力量办实事好事。项目启动以来,共计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水电气网等公共服务单位资金、地方财政配套等各类资金6000万元,用于小区配套设施改造。通过市场化运营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资源,采取全区域、全流程、多年度整体打包的招投标模式,激活社区经济,服务社区业态,引入湖南省建四公司等9家企业联合投资共1.6亿元,实现了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1:2.67的投资比例,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作用。
三、精准构建管护模式,找准“小切口”服务“大民生”。聚焦小区物业管理、养老托育、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依托新塘养老抚幼中心、教育培训基地、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先后引进天英培训学校、飞渔体育运动及养老运营机构共同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并与金地物业等物业管理和多家餐饮企业达成了投资运营合作协议,消除了社区日常管理与物业服务空白。通过收取适当比例的运动健身服务费、教育培训费、养老抚幼服务费等费用,实现可持续运营,建立了群众受益、企业获利、政府减压的多方共赢模式。改造后的新塘社区,配套齐全、街巷整洁、停车有序、生活便捷,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