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中央、省市坚强领导下,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武汉市委、市政府作出艰难而又痛苦的抉择,暂停城市公共交通营运,临时出汉通道关闭,机动车禁行管制......“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系列防控措施也随之升级。
为保障市民基本应急出行需求,保障医护人员和城市运行一线人员通勤,保障社会各界捐赠的医疗物资及时运送到疫情防控一线,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全面组织动员各区交通运输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调度出租车、网约车进驻城区1169个社区,为居民提供应急保障服务,组织调度数百辆公交车保障医护人员、援汉医疗团队、商超职工通勤服务,储备300辆应急货车马不停蹄转运配送医疗物资,铁路、航空、邮政、港口码头等交通窗口一盘棋,纷纷打响疫情防控的阻击战,照射出一幕幕人性的光芒!
检测体温 严防死守 把好进出汉人员关口
铁路方面:1月 30日,全市三大车站无发送人员,抵达0.17万人,测体温485人,未发现发热人员;
民航方面:1月31日(截至8:30),实际执行20班次,运送撤侨人员740人,运送防疫物资5072件、60.0吨;
口岸方面:1月30日,湖北边检总站查验出入境人员550人(入境208人、出境342人)、交通运输工具4架(艘)次,未发现疑似症状;
出租车方面:1月30日,共有4720台出租车进驻中心城区1159个社区开展应急保障服务,出动车辆4364车次、服务人员5338人次。5个新城区相应组织341台区间出租车进驻街道乡镇,出动车辆275车次、服务人员352人次。
1月28-30日,湖北机场集团组织安排航班7班次,运送日本、美国、新加坡、法国、韩国等国家撤侨人员1470人、行李1412件。
1月30日,武汉港发集团所属省客集团组织安排车辆21台,运送返汉、离汉人员及国家卫健委人员479人次,其中返汉人员42人次、离汉撤侨人员431人次、国家卫健委人员6人次。同时提前落实车辆30台,计划于2月1-2日分三批次,从机场、火车站接运1500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医疗人员赴火神山医院。
1月30日,市公交集团组织各类应急车辆324台,运行682次,运送人员5844人、物资25428箱(件)。其中,防疫车辆117台、290次,运送人员2092人、物资24345箱(件);商超网点员工通勤车144台、294次,运送人员2305人;定点医疗机构通勤车31台、67次,运送人员1404人、物资458箱(件);临时应急车辆32台、31次,运送人员43人、物资625箱(件)。
1月30日,江岸区出动公交车15台次保障广东、甘肃医疗队医护人员通勤336人次,投入货运车辆13台次保障武汉红十字会、同济医院和区卫健委物资运送;
江汉区组织安排公交车6台次、出租车6台保障医护人员通勤,安排大巴车10台保障辖区大型商超员工700余人通勤,调度货车4台次运送水马250个、医用物资32吨;
硚口区协调组织大客车1台、公交车1台,为浙江省医疗队通勤提供服务保障,组织公交车12台、货车2台保障辖区11个街道办事处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和街道急救物资运输;
汉阳区协调安排公交车24台,完成辖区医护、商超网点员工通勤任务,专车19台用于运送医学隔离观察对象;
武昌区组织车辆12台完成医疗物资及设备运输保障;
洪山区协调落实公交车3台,保障医护人员和上海医疗队通勤;
青山区组织公交车89台次,运送医护人员和超市员工585人次,运送物资 8批次、126箱,安排货车7台运送洗手液等物资15余吨;
东西湖区组织公交车17台运送辖区医护人员261人次,区域出租车使用216台次,货运车辆96台、危险品运输车辆19台;
经开区组织公交车84台次保障医护、商超、街道社区人员通勤,共运送人员533人次、物资155件;
东湖高新区组织货车4台运送应急物资,公交车14台保障医护人员278人次通勤;
东湖风景区组织3台公交车保障医务人员和一线工作者通勤;
黄陂区出动公交车11台、6批次保障医务人员等通勤655人次;
新洲区31日安排3台公交车用于保障青海支援医护人员通勤;
江夏区协调安排公交车8台保障医护人员和超市员工200余人通勤;
蔡甸区先后调度货车4台次,运输口罩、防护服、84消毒液等医疗物资2.9吨,出动公交车22台、45班次,保障医护人员400余人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