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春运专栏 > 2019年春运 > 地方春运

[贵州]今年春节,全省高速公路车流总量为1084.85万辆,共免收通行费64261.63万元

发布时间:2019/02/14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40时至21024时,贵州省公路累计发送旅客1048.15万人次,同比上升0.19%。全省高速公路车流总量为1084.85万辆,日均154.98万辆,同比增长13.68%。其中,7 座及以下小型客车总流量1074.1万辆,占全部车流量的99.01%,日均153.4万辆,同比增长16.77%。假期间车辆总流量最高是28日(初四),为 180.47万辆,车辆总流量最低是24日(除夕),为79.8万辆,全省高速公路共免收通行费64261.63万元,同比上升13.42%

春节期间,全省探亲流、旅游流集中,形成仅次于国庆长假的全年次高峰,车流量呈低开高走态势。假期首日车流最少,26日起迎来出行高峰并呈现逐日攀升形态,28日达到最大峰值。贵阳、遵义、毕节、黔西南车流热力最为活跃。节日期间大流量路段主要集中在:沪昆高速清镇段、凯麻段;兰海高速崇遵段;杭瑞高速思遵段、大思段;厦蓉高速贵都段;银百高速道安段、贵瓮段;安江高速、贵黔高速等。为预防交通事故,一路三方在车流集中路段加强管控,采取了路面渠化,拥堵路段远端流量控制,主线优先、间断放行等措施,保障了道路基本通行能力。节日期间除西江收费站因景区旅客数量激增、景区接待量有限等因素影响导致通行能力不足外,各省界收费站、主要城市周边收费站秩序良好,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情况。

节日期间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公路出行热度不减但增速放缓

节日前段全省天气总体适宜出游,全省旅游产品的辐射力不断增强,传统习俗的影响力稳定延续,自驾旅游过年和自驾探亲访友成为新常态。春节期间自驾出行仍呈现高位运行,高速公路车流总量实现新突破,达到1084.85万辆,日均约154.98万辆,同比上升13.68%。但是,随着沪昆、渝黔高铁、部分城际铁路的开通,以及一枢纽十六支17个运输机场逐步投入使用,我省综合运输体系已基本形成,发往省外长途客运班线近三年来下降约27%,加之反向过节逐渐兴起,公路车流量增速放缓,较之去年减少14个百分点。

(二)路网优化带来时空变化

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450公里,路网进一步优化。我省与云南、湖南、四川、重庆、广西已连接17个省界收费站,形成双进双出的通道效应。春节期间,省际互动不断升级,出入省车流量逐年上升,入黔车辆以重庆、湖南方向为主,出黔车辆以云南、四川居多。松坎、生机、大兴、大磏收费站日均车流接近2万辆。六威、三施、荔榕、三荔、三独等高速陆续开通,县县更便捷,市州更通达。各区域之间互动更加频繁,拥堵节点有增有减,车流热力向西南西北方向偏移,贵阳、遵义、毕节、兴义、六盘水为车流量热力最高的几个城市。贵遵复线、贵清、镇胜、贵黔、贵阳环高等高速在春节期间为城际热门路线。日平均交通量分布呈“M走势,早高峰出现在1112点,晚高峰出现在1618点。

(三)连接热门景区道路车流量持续攀高

冬季特色旅游持续发力,呈现滑雪探秘、泡汤赏花、古镇放空、欢腾节庆等主题活动的特色游,往各大景区的道路车流不减。据统计,春节期间日均接待超过万人次的景区39个,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景区游客连续多日爆棚,黄果树、赤水、梵净山、兴义贵州醇、万峰林、六盘水哒啦仙谷、百车河等景区仍是省内主要热门景点。兴义东、黄果树、赤水、西江等热门景区收费站日均车流量达到1万辆以上。

(四)恶劣天气影响通行。

春节前期,全省天气晴好,群众出行意愿强烈。24日至8日天气对出行影响小,全省交通安全形势平稳,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29日至10日恰逢返程高峰,我省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思剑高速、铜大高速、安江高速、贵遵复线等省内8条高速13处先后出现道路结冰。总体来看,路面湿滑,能见度低等恶劣天气对今年春节车辆返程带来不利影响。

(来源: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