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春运专栏 > 2013年春运

广东省2013年春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04/28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今年春运期间,全省共发送旅客1.43亿人次,同比增长 4.4%。其中:公路发送旅客1.13亿人次,同比增长1.4%; 铁路发送旅客2072万人次,同比增长9.3%;民航发送旅客527 万人次,同比增长8.8%;水路发送旅客4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0.4%。

一是提早准备,周密部署。各地、各有关单位充分认识春运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春运工作联席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幸福广东、和谐春运”这一主题,认真总结近年来春运工作经验,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编制春运工作方案,早准备、早部署,为春运工作的有序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气象预报,建立服务保障机制。省春运办联合省气象局建立了全省春运气象服务保障机制,针对主要地区和交通干线开展冰冻、能见度等观测,及时向各地和相关单位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同时借助省应急气象频道为载体,滚动发布气象预报、预警和交通引导等春运动态信息,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指引。春运期间,我省天气状况总体良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未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雨雪冰冻、浓雾等恶劣天气。

三是强化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运输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积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对重点区域、主要站场督察指导和路面巡逻管控,严厉开展“三超一疲劳”整治,交通安全形势好于往年。春运期间,全省共发生交通事故2061起,死亡441人,同比分别下降10.2% 和10.0%;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4起,同比下降69.2%,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

四是未雨绸缪,健全预案。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应急处置工作,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开展预案演练。广州地区继续实施琶洲展馆异地候乘方案,节前春运共有约18万旅客在琶洲展馆异地候乘,充分发挥广州站旅客候乘“蓄水池”的作用;交通运输部门在粤北出省公路沿线储备大量除雪破冰设备和后勤保障物资,并组织应对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的应急处置演练。春运期间,全省春运秩序平稳,未大面积启动应急预案。

五是拓宽渠道,方便购票。2013年春运,铁路售票预售期从原来的12天延长至20天,同时大力推行团体订票、电话订票和网络售票,增设售取票窗口,极大方便了旅客购票。节前春运,全省共发售铁路长途车票864万张(即剔除外来工和学生团体票和省内城际铁路发售车票数),其中网络售票484.5 万张,占售票总量的56.4%,电话订票1443万张,占售票总量的16.7%。

六是以人为本,提升服务。各地、各有关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珠三角地区各主要火车站在广场搭建了雨棚,改善旅客候车条件;各地、各有关单位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驻各主要客运站场,为旅客提供咨询、导乘等服务;公安交警部门免费为骑摩托车返乡的旅客提供餐饮、维修等服务,成为今年春运人性化服务的亮点。同时,通过多种媒介,及时发布天气预报、购票指南、路况、列车运行秩序等春运信息,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七是科学安排,兼顾货运。各有关单位结合今年春运的形势和特点,坚持“以客为主、客货兼顾”的原则,科学制定运力计划,在做好旅客运输的同时,统筹安排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较好地保障春节期间生产和生活物资的稳定供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