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运期间,湖南省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精心安排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了强大合力,保障春运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春运期间,湖南省共完成旅客发送量10434.1万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铁路1098.8万人次,同比增长9.9%;公路912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水运132.4万人次,同比下降2.0%;民航76.3万人次,同比增长4.3%。全省没有出现旅客滞留和重点物资积压的现象,客货运输需求得到了较好保障。
一、强化组织协调,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一是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省春运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全省春运工作,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各运输部门、公安交警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春运领导机构。全省上下建立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人心齐、干劲足的工作氛围。
二是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省春运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13年春运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春运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组织收看收听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全省春运工作视频会议,对春运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积极协调广铁集团、南昌铁路局提前安排春运期间重点物资运输,各级各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春运组织方案,对春运工作层层动员。
三是深入督查,悉心指导。省政府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省春运办深入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区,通过看现场、听汇报,对春运组织保障、协调配合、安全监管、运输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督查。各市州、各有关部门领导坚持重心下沉,靠前指挥,加强了对本地区、本系统春运相关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二、强化调度指挥,保障了客货运输的基本需求
今年春运整体客流呈现“先抑后扬、高峰更高”的走势,前期学生流与务工流错峰出行,客流增幅缓慢,后期多股客流叠加,高峰持续时间较长。各运输部门和企业加强春运形势研判,准确把握客流规律,科学制定运输方案,加强各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衔接,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合力满足运输需求。
一是全力确保客运。铁路部门突出重点干线和重点车站,统筹安排高铁与普铁、图定与临客的运行计划,最大程度地挖掘运输潜能。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并首次在春运高峰期加开凌晨班次,我省境内8个车站共发送旅客246.4万人次,同比增长17.9%,占铁路总客运量的比重提高到22.4%。交通运输部门强化调度指挥,日均投入营运客车41015台,充分发挥了道路运输方便快捷的优势和“兜底”保障作用;克服冬季枯水困难,日均投入营运客船924艘,重点保障了库区、湖区居民的出行需求;灵活调度公交班次,强化出租车运营管理,克服高铁开行凌晨班车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市内客流的衔接疏运任务。民航部门根据客流变化,灵活调配运力,共完成运输起降16085架次、旅客吞吐量18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6%、6.4%。
二是统筹兼顾货运。在千方百计确保旅客出行的同时,各运输部门还充分挖掘潜力,开辟绿色通道,重点确保煤炭、成品油等重点生产物资和粮油、肉禽、蔬菜等节日生活物资运输。特别是铁路部门抓住春节期间客流回落、部分临客停开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直达货物运输,共开行直达专列72列,同比多开32列;共突击抢运重点物资64.6万吨,同比增长22.1%,有效保障了重点企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求。
三是科学疏导交通。公安交警部门针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主要城区道路上的易堵点,增派警力加强管控,快速处置交通事故,及时组织疏导绕行,全力保障道路畅通。春节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对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为避免出现堵车情况,交通运输、公安交警部门实行“不发卡抬杆免费放行”,发布高速公路应急分流方案,加大车辆疏导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春节七天,全省高速公路总体保持畅通,未出现严重拥堵现象,车流量高达461.6万台次,同比增长70.3%,共免收通行费1.8亿元。
三、强化监督检查,实现了安全形势的总体平稳
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运输企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安全生产的总体部署,落实春运安全工作责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监督检查,保持了春运安全形势的总体平稳。据省交通运输厅统计,全省道路营运客车共发生交通事故3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5%,死亡12人,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1起;水路、铁路、民航运输没有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故。
一是广泛开展安全宣传。公安交警部门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宣传3.4万余次,免费刊播交通安全公益广告5000余条次,发布交通安全提示1.5万多条次,发放宣传资料100多万份,制作宣传提示牌6480块,发送安全提示短信1.2万余条,组织开展“天天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宣讲员、志愿者3万多人,开展文明交通宣讲活动累计3200多场次。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印发了4000多份《关于做好2013年道路春运安全生产的通告》,张贴在各客运企业和客运站场的醒目位置。
二是严格落实准入制度。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严把春运准入关,严格实行“春运车辆临时检验合格证”、“客运车辆春运准驾证”和“进出广东春运证”制度,坚决杜绝不合格客运车辆和不合格驾驶员投入春运。公路部门加强对事故多发易发和施工路段的巡查,做好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铁路部门对线桥隧涵、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各类行车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整修,坚决把好设备质量关。水运部门严肃查处“三无”船舶,加强航道、航标养护和浅险滩整治,完善渡口安全设施。民航部门加强机务维修保障,确保飞机和相关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是切实加强站场管理。各汽车客运站严格履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职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要求;加强站场秩序维护管理,确保二级以上客运站实现了“人车分流”。各汽车客运站、水运码头和民航机场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措施,增加人员和设备,加强了“三品”查堵工作,严禁旅客将“三品”带上车、船和飞机。水运部门严格落实客渡船签单发航制度,对重点渡口、码头实施有效的视频监控,全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四是严查各类违法行为。公安交警部门把主要人员力量部署到路面,依托23个省级春运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和5.4万个临时执勤点,投入警力49.6万人次,警车14.9万台次,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区干道为主战场,以“两客一危”为重点,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和“酒驾”等严重违法行为。各级公安机关治安、巡特警部门充分发挥保驾护航作用,扎实开展春运安保工作,共出动警力2.57万人次,重点打击各类涉及春运的违法犯罪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秩序。
五是积极应对恶劣天气。气象部门建立健全春运气象服务保障机制,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和服务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防患于未然,完善了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必需的物资和设备。高速交警部门还与周边省份建立了高速公路应急协调机制。春节前夕全省遭遇低温雨雪天气,各部门紧急启动预案,迅速开展交通疏导、扫雪除冰等工作,将天气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民航部门科学应对雾霾、雨雪天气,确保航班安全起降,做好了航班延误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强化优质服务,营造了和谐有序的春运氛围
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构建“和谐春运”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春运优质服务活动,让广大旅客不仅走得安全、走得畅通,而且走得便捷、走得舒心、走得满意。
一是创新售票方式。铁路部门积极推行多渠道、分散化的售票方式,取得显著效果,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已成为主渠道,约占总票额的六成。此外,客票代售网络基本形成,全省共设立了1256个车票代售点,其中乡镇569个,覆盖了5万人以上所有乡镇,使广大群众免除了奔波劳累之苦。购票排长队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车站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广大道路运输企业也大力拓展客票联售网络,积极增设售票点,延长售票时间,最大限度方便旅客购票。
二是改善站车服务。春运前夕,各运输部门投入专项资金,对主要客运站场的进出通道、站台、售票厅、候车室的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搭建了临时候车雨棚,全力做好站场候车区域的饮食、供水、保洁、医疗卫生等工作,做实做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大大提升乘客旅行舒适度。铁路部门还组织了千余名党员突击队员和青年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引导和帮携服务,使旅客进站上车更加顺畅。
三是规范运输市场。物价部门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督促落实道路客运价格政策,规范票外收费行为,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交通运输部门增派执法人员,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营运、乱班乱线、甩客倒客等行为,切实维护运输市场秩序。各有关部门提前公开了春运投诉电话,认真受理旅客咨询和投诉,及时进行处理,维护了旅客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信息引导。各运输部门和企业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形式,立体化、全天候发布春运政策、天气、路况、运力、票务等动态信息,引导旅客理性出行。各新闻媒体加强春运宣传报道,纷纷开辟春运专栏,编发春运动态,大力弘扬好人好事,勇于揭露批评所存在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人社部门大力开展“春风行动”,积极搭建劳动力供需平台,共设立宣传点1123个,发放宣传资料124.8万份,有效引导了农民工的有序流动和转移就业。
春运结束后,省春运领导小组对在春运优质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授予岳阳市交通运输局等73个单位“2013年春运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授予龚柏松等164名同志“2013年春运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