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春运专栏 > 2011年春运

福建省2011年春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1/03/21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011年福建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组织、安全第一、以客为主、优质服务”的指导原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春运各项任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轻松和谐、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据统计,春运期间我省共发送旅客9470.9万人次,比上年春运同期增长7.34%,其中:铁路完成606.99万人次,同比增长57.67%;公路完成8404.48万人次,同比增长4.74%;水路完成3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00%;民航完成139.43万人次,同比增长8.69%。虽然今年各种运输方式旅客运量都超过往年,但通过各级各部门的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较好地满足了旅客出行需要,未出现旅客滞留情况。现将2011年春运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部署到位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春运工作。为切实加强对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春运工作的通知》(闽政〔2011〕2号),成立了省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设区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和运输企业也按照省里的要求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春运工作机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了保证今年春运顺利开展,省春运办(福建省经贸委)提前一个月就对春运期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精心筹划,做到了早布置、早宣传、早启动、早检查,确保了春运工作的有序推进。1月13日全国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省紧接着召开了全省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根据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对2011年的春运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工作部署。各设区市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全国及全省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层层动员部署今年春运工作。

春运期间,福建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张昌平先后两次前往春运一线检查指导春运工作,并召开现场座谈会,及时协调解决春运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设区市领导及省直有关部门领导也多次带领本地、本部门春运工作组深入第一线检查、督促、指导春运工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的尽责工作,使春运工作各项措施得到及时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春运工作的开展。

二、预测准确,运力安排充足

经过多年春运的考验和实践,我省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春运工作机制。节前相关部门分析了今年我省春运旅客的流量、流向后,预计全省客运量将在9217万人次左右,预测准确度达到了97%以上。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预测摸底情况,精心指导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企业做好春运组织工作,制定相应的运输方案,预留必要的机动运力。各企业加强运输组织调度充分挖掘潜力,合理配置运力,根据客流变化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旅客走得好、走得了。南昌铁路局合理安排临客开行方案,在福建省内增开临客18对,同时,还根据福建省春运办的要求,对民工返乡车票相对紧张的泉州、漳州、南平等地通过增开临客、加挂列车车厢、增加预留客票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公路春运疏运压力。道路运输部门根据流量、流向变化情况,结合群众节日购物、走亲访友的特点,及时增加运力,调整班次,优化高铁车站接驳服务等,春运以来全省日均投入营运客车1.9万辆(51.1万座位),组织旅游客车2000辆(7万座位)作为临时加班车、包车,落实省级疏运应急客运车辆685辆,充分发挥了道路运输方便快捷的优势和基础保障作用。水路运输部门投入客船670艘(2.46万座位),组织对台客运船舶16艘(客位4231个),确保客运运力充足。民航部门克服航班密度大、旅客流量大、设施设备紧张等困难,优化进出港流程,努力提高航班正点率,春运期间全省机场共起降航班23621架次,同比增长5.72%。福州、厦门、泉州市公交行业主管部门还重点加强了两岸“三通”客运码头和两岸空中客运直航航点公交接驳工作,最大限度地方便台胞返乡探亲的中转换乘。准确的预测,充足的运力安排,为今年春运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做好客运工作的同时,省经贸、交通、铁路、电力、石油等部门密切配合,科学安排生产与运输组织,积极统筹兼顾货物运输,组织抢运重点物资,有效保证了我省重点企业生产所需和人民群众节日物资供应。

三、措施到位,确保安全畅通

安全工作是春运的头等大事,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里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工作要求,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贯彻春运工作的始终。

春运期间,各汽车客运站增加工作人员,强化客运站源头的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日趟检”制度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各道路运输企业充分发挥GPS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作用,加强动态监控,严防超速、超载和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铁路部门针对节后客发高峰期长、峰高的运输特点,认真落实干部包保和安全卡控措施,加大现场作业检查抽查力度,建立站场外围堵卡、进站口机检、候车区抽检“三道防线”,坚决把“三品”堵在站外车下。福建海事局在分析辖区安全态势,把握春运安全规律的基础上,以对台“小三通”客船、重点物资运输船为监管与服务重点,同时加强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监控。民航福建监管局针对春运期间加班、包机增加,飞行密度增大,保障时间延长及两岸直航等特点,加大对飞机、机场设施、旅客、行李和货物的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各项设施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省台办、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口岸办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11年闽台直航春运工作,对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和“小三通”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并对口岸通关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省电力公司在春节前对涉及春运的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重要电力用户、重要场所开展专项用电安全检查,共计排查客户责任隐患151条,排查出存在紧急缺陷供电线路68条,并及时进行了整改。省经贸委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多次研究打击非法营运和治安整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发出了福建省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非法营运和治安整治工作的通知》(闽经贸明电〔2011〕4号)要求各地春运办和省直有关单位按照张昌平常务副省长“坚决查扣、设卡检查、奖励举报、不徇私情”的指示精神,组织开展专项治理。交通运管部门与相邻省份的执法机构开展联动稽查,加强对入闽包车客运的检查,严禁不符合资质条件或不符合包车管理要求的客车入闽。公安交警部门和交通运管部门进一步加强配合,在重点路口、路段设置春运服务站43个,春运交通安全服务站57个,机动检查点28个,并共同派员驻站,实行24小时勤务,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旅游客车车辆进行重点监管。“2.4”南平邵武交通运输事故发生后,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均做出了重要批示。张昌平副省长在接报后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并要求有关部门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立即按照省领导指示精神,对春运安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确保了春运后期的道路交通安全。春运期间全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52起,死亡270人,受伤1291人,财产损失576.7万元,与去年春运同期相比,起数、死亡数、受伤数分别下降16.64%、0.73%、17.72%。发生3起一次死亡3至4人事故和1起一次死亡12人事故,特大事故起数同比少4起,少死亡7人。

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春运开始前省经贸委发出了《关于印发福建省防范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做好煤电油气运及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闽经贸函运行〔2010〕1072),指导督促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防范应对恶劣天气的工作部署,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各级公安、交通部门全面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调沟通,及时掌握恶劣天气预报信息,做好道路交通影响的评估,备足融雪剂、盐、沙石等应急物资和大型铲雪除冰设备,加大路面交通监管机动力量的投入。春运期间,全省共投入抢险人工近万人次、机械设备500台班以上、抛撒工业盐近千吨,排查并紧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07处。公安交警部门共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36次,疏导分流车辆42万辆次,未因恶劣天气进行交通管制。

四、以人为本,和谐氛围浓厚

今年春运,各级各有关部门、企业继续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春运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各大运输企业、汽车站主动延长售票时间、增设临时票点,积极提供流动售票、电话订票、送票上门、团体购票、联网售票、手机售票和网上售票等多种形式售票服务。全省开设客车(船)售票(查询)窗口近2300个,开通售票(查询)热线(网站)1100多条(个)。全省各级工会依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继续开展“情满海西·情暖返乡路”为主题的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春运期间共为农民工包专列13列,包汽车702辆,包乘飞机6架,帮助农民工购买团体车船票18.56万张。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民工留守和回乡返程的疏导、安置工作,并广泛开展“春风行动”、“海西招聘行动”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为各类务工人员提供各项就业保障服务。全省各级价格管理部门积极把好春运价格关,督促运输企业贯彻执行春运价格政策,同时认真做好“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值守工作,受理群众价格举报,确保春运价格的稳定。各级工商行政部门加强对车站码头周边小餐饮店、食杂店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展开拉网式检查,大力打击无证无照经营的现象。各运输企业认真落实消毒要求,请专业消毒人员对候车大厅、售票厅台面等人员密集区域、生活垃圾存放处及周边地带进行消毒,同时根据客流量变化情况,及时增加清洁卫生人员和清洁次数,在每天运输作业结束后,对营运车辆进行专门的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福州市大力开展车站周边环境整治,全面取缔福州火车站周边违法占道经营活动,督促有关部门对福州汽车北站出站口通道及应急出口进行改造,并增设福州火车站便民移动公厕27个,同时,福州火车站地下出口24小时为出站旅客提供照明。漳州市根据铁路部门要求,加快火车东站站前广场路灯安装及路面广场入口路段铺设进度,并在春运客流高峰到来前投入使用,切实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

五、宣传有力,舆论引导到位

春运期间各汽车站、动车站、机场充分发挥自身宣传平台的优势,通过广播、墙报、宣传横幅、电子荧屏等,大力营造浓厚的春运宣传氛围。交通、海事、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在旅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港口、码头、渡口和高速公路入口发放安全宣传资料。1月19日春运启动日当天,省公安厅、省文明办、福州市政府等部门和国家、省级媒体在福州市五一广场举办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推进年暨2011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启动日活动,着力提高旅客的交通安全意识。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劳动力市场、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引导民工有序流动。气象和旅游部门及时预测、发布重点城市和旅游名胜景点的气象预报信息,为旅游出行提供参考。各级卫生部门在车站、码头等场所开展流感防控宣传活动,让广大旅客充分了解掌握日常的防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疾病能力。工商部门通过在交通要点张挂春运宣传横幅、设立工商流动维权岗和消费维权服务点等方式,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省及各地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深入春运一线跟踪报道,开辟春运专栏、专题节目,向旅客介绍春运情况和乘车常识,编发车、船、航班安排、路况信息及劳务市场需求情况等动态,充分报道交通运输部门春运服务工作的特点、亮点,大力宣传春运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同时对一些不良现象和风气进行披露曝光,充分发挥了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科学调度,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了2011年福建省春运平稳、有序、高效地运行,实现了既定的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春运任务。(福建省经贸委提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