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幸福广东、和谐春运”这一主题,提早部署,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实现了“安全、便捷、有序、优质”的总体目标,全省春运工作再创佳绩。
一、今年春运基本情况
(一)旅客发送情况
春运期间,全省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发送旅客13355万人次,同比增长5.6%。其中:公路发送旅客10810万人次(扣除2010年南海地区统计的公交数据约800万人次),同比增长3.5%;铁路发送旅客1857万人次,同比增长18.4%;民航发送旅客439万人次,同比增长3.1%;水路发送旅客249万人次,同比增长18.1%。
(二)主要特点和成效
今年春运工作可以概括为“两个特点,五大成效”。
两个特点
一是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天气预报较为及时准确。天气是影响春运组织的重要客观因素。为有效应对天气变化对全省春运工作的影响,省春运办与省气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全省春运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通知》,建立了良好的联动机制。今年春运期间,我省出现了多轮次低温雨雪天气,省气象局及时发布天气预报信息,为各地、各部门和单位提早准备,科学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保障春运工作平稳有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是节前客流峰值突出,再创历史新高。今年节前春运,全省共发送旅客5405万人次,同比增长6.0%。1月27日至31日(春运第9天至13天),全省连续五天发送旅客超过400万人次,其中1月29日,全省发送旅客431.1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铁路发送旅客连续8天突破70万人次,其中,广州火车站连续8天突破20万人次,最高峰达23.1万人次;广州南站连续6天发送旅客超过8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200%。
五大成效
一是铁路售票组织实现新突破。铁道部继2010年节前春运在广东首次实行铁路乘车实名制试点后,今年春运,将乘车实名制范围扩大至武广高铁。为方便广大旅客购票,广铁集团坚持“以电话订票为主、多种售票方式综合运用”的售票组织原则,加大电话订票力度,开通了20000条电话订票热线,较2010年春运增加5000条,实行省内通订通取,电话全部实现本地接入,统一电话订票号码,方便旅客记忆、拨打。春运期间,广铁集团电话订票693.5万张,同比增加60.3万张,增长9.5%;取票523万张,同比增加30.4万张,增长6.2%。为方便广大旅客购取票,广铁集团充分发挥代售点作用,在全省范围内设置取售票点500余个;为方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购票,广铁集团降低了团体票订票门槛,扩大服务范围,取消收取订票定金,切实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加大团体票发售力度,组织外来工团体专列,共发售团体票75万张,同比增加2万张,开行外来工团体专列38列(其中普速专列28列,首次开行高铁专列10列),同比增加11列;为方便学生购票,广铁集团通过增加电话订学生票,实行集中登记、备票,上门发售,开设售票专窗,选择111个距离学校较近的代售点办理学生票等措施,共发售学生票108.9万张,同比增加10.5万张。同时,广铁集团积极推进在武广高铁各站及高铁同城普速铁路车站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试行电子支付业务,推行刷卡购票,自动售票机售票30.1万张。
二是琶洲展馆异地候乘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春运期间,广州市克服了地铁2、8号线实施拆分,琶洲异地候乘点输运旅客至广州火车站需在昌岗站中转换乘所带来组织难度加大的困难,会同广铁集团共组织126趟临客在琶洲展馆异地候乘,抵达琶洲展馆异地候乘旅客共34.9万人次,占售票总量的95.8%,候乘组织工作创造了“零发案、零事故、零投诉”的佳绩。琶洲展馆异地候乘点充分发挥了“蓄水池”的作用,确保了广州火车站地区节前高峰时段,广场候乘旅客最高人数控制在2.5万以下,仅相当于该广场最高上限候乘人数7万人次的36%,火车站广场客流量始终保持在安全状态之内,广场上的旅客流动、候乘有序。
三是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安全畅通。今年春运期间,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粤北地区多次出现零度以下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确保京珠北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工作,韶关市,省公安厅、交通运输厅,省交通集团周密部署,密切配合,修订完善了应急预案,提早做好应急物资、设备和救援队伍的储备和演练工作。据统计,2010年入冬以来(2010年12月15日至2011年2月27日),京珠北受强冷空气袭击5次,共启动抗冰雪应急预案9次,实施临时性交通管制82次,实施撒布融雪剂335台次,撒布融雪剂约2150吨,较好地保障了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安全畅通。
四是客运站场秩序井然,治安良好。今年春运期间,尽管全省客流总量和峰值再创历史新高,但在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各主要客运站场秩序井然,各种运输方式正点率明显提高,未发生旅客大量滞留的现象。同时各地加大了社会治安的监控力度,大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情况良好。全省春运核心的广州市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各项指标再次刷新了历史最好记录。
五是严格执法,道路交通安全情况明显好转。春运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强化隐患治理和源头管理,共检查运输企业5500余个,排查隐患车辆58000余辆,整治危险路段863处,夯实了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公安交管部门在全省主干公路设立131个春运执勤点,全省共投入警力89万人次,检查客运车辆近百万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0余万宗,维护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成效显著。今年春运,全省共发生交通事故2348起,死亡486人,受伤2920人,同比分别下降22.4%、19.5%和22.5%。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体会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晰,实现部署决策科学化
广东是全国春运的主战场,各级领导对春运工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视察、指导全省春运组织工作。2010年12月27日,佟星副省长主持召开了全省春运工作联席会议,动员部署2011年全省春运工作。佟星副省长、林英副秘书长率检查组深入广州、韶关、湛江等地检查指导工作。广州、深圳、东莞、佛山、韶关等重点地区的主要领导深入春运一线,及时协调解决春运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各地春运办的领导同志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认真抓好春运各项工作的落实。
按照省春运办的统一部署,各地在春运开始1个月以前成立了由政府领导同志挂帅、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春运“一盘棋”思想,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了有效的协调机制,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春运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提早部署,完善预案,实现应急响应常态化
春运工作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不容有失。为做好今年的春运工作,省春运办于2010年11月中旬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春运准备工作的通知》,从组织领导、运输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铁路售票组织、春运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吸取近年来春运工作的经验教训,把细化完善春运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提高应对恶劣天气、旅客大量滞留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广州市坚持“今年春运结束就是明年春运的开始”的指导思想,2010年春运结束后,制定了《2010年春运存在问题整改计划书》,进一步优化完善《春运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今年春运,广州市设置了展馆、广场、体育场馆、学校等26个春运应急旅客临时安置点,应急安置容量提高至72.2万人,较2010年提高了13.6万人。
韶关市会同公安交管、交通运输部门把应对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情况下公路运输组织、除雪破冰和后勤保障等作为应急预案的重点,细化完善了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能分工,责任明确,有的放矢。省交通集团在京珠北沿线储备了机械除冰设备23台、融雪剂800吨、防滑材料150吨、防滑链2000余套、各类应急系统4套;同时,注重从源头抓起,着力提高天气监测能力,加大路政巡逻频率,采取路政巡逻人员实地人工测温和气象检测设备实时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在梅花至大桥段共设置了5个路政人工测温点,实时掌握路面状况。为了避免路面出现结冰现象,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交通管制与预防性撒融雪剂相结合的方式,在路面温度低至1℃时,由路政联合交警对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在路肩实施预防性撒融雪剂;在路面温度低至0℃时,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对部分路面实施撒布融雪剂,防止路面结冰。
省交通运输厅制订了《广东省道路运输保障应急预案》,综合考虑全省客货运输的实际情况,落实了应急运力,在全省构建起快速有效的省、市、县、企业、站场五级联动的应急体制。
广铁集团在管内动态储备了内燃机车100台,沿线车站储备发电机100台,保障应急调用。
(三)突出重点,加强监管,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
安全工作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集中力量对春运的重点区域、重点站场、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春运安全稳定。
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利用IC卡电子证件和营运客车GPS监控平台,加强春运期间客运和危险品运输的安全动态监管。尤其是GPS监管平台,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促进了运输秩序好转和安全生产。
公安交管部门制定了《2011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20项工作措施、6项工作要求,确定了“五个不发生、两个下降、一个明显提升”的工作目标。为确保方案有效落实,公安交管部门抽调机关警力充实到一线,加强对主干道沿线、车站、码头、机场、旅游景点和人群密集场所的交通管控,全力以赴抓好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省安监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琼州海峡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广东海事局加强对省内主要渡口和运输船舶的安全检查,营造良好的水上通航环境。
(四)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实现便民服务亲情化
今年春运,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紧紧围绕“幸福广东,和谐春运”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的期望、人民的要求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努力提高便民服务质量,让更多的旅客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广州市制定了十项“和谐春运、温馨服务”便民措施,为广大旅客提供人性化服务。市春运办、团市委和各有关单位共组织2.2万名志愿者,投入到春运服务工作;在全市各主要客运站点安排专人为旅客导乘、派发宣传资料、提供免费饮用水和医疗服务;在琶洲展馆设置了平价超市、免费医疗点、免费亲情电话、手机充电站等,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深圳市积极开展春运文明服务竞赛活动,大力推行微笑服务、贴心服务、关爱服务。连续第五年开展了免费欢送劳务工返乡活动,共组织了60辆大巴、14条线路,免费运送了2630名劳务工返乡;并向火车站派驻义工,为旅客提供全面全面的指引和帮助。同时,在总结历年春运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节后春运返深客流的特点,制定了节后返深旅客的公交保障方案,延长了常规公交和地铁公交服务时间、开通4条春运专线、10条公交线路通宵运营,努力提高公交服务保障能力、确保了返深旅客的及时疏运,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便捷、顺畅的公交出行服务。
东莞市继续开展“新莞人返乡专列”等活动,积极向返乡、回流的旅客提供车船导乘、信息咨询等服务;设立春运临时医疗点23个,为广大旅客提供现场就医看病和健康咨询等服务。
佛山市积极开展“和谐春运,平安出行”劳动竞赛活动和“服务春运一线”活动,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得到了旅客的一致好评。
省交通运输厅开通了“ 广东省汽车维修救援网”和“广东省公路客运便民服务网”,方便道路运输企业、自驾车群众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维修救援服务,公路班次票价信息查询和网上、电话订票服务。
广铁集团在各集中售取票点、车站广场累计搭建临时候车和售票雨棚近15万平方米,车站广场全部铺设防滑地砖,广场醒目位置安装大屏幕揭示电子屏,摆放进站候车流程图,在各大客运站临时候车棚设立“爱心家园”提供关爱服务。为方便广大旅客了解铁路出行信息,通过短信、电话热线、网站微博等方式及时滚动公布车票、列车正晚点等信息。同时,以“服务春运、青春给力”为主题,组织社会青年志愿者共1000名与铁路青年志愿者一起,全面开展2011年春运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候车室及站前广场上的客流调查、出行咨询、购票乘降引导、重点旅客预约服务等便民利民活动。
民航部门以旅客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运输方案,及时解决旅客关心的航班延误、票额超售、行李差错等热点难点问题。白云机场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安检通道,由原来26条增加到52条,大幅提升了服务能力;全面更换航站楼的标识标牌,指引比以往更为全面清晰。同时,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短讯、航站楼内信息发布设施以及问询柜台等渠道,向旅客滚动发布航班动态和天气情况;对不正常航班应急处置方案、预案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提前做好航班不正常旅客住宿、餐饮和交通等准备工作。
公安交管部门在全省设立了多个春运服务点,大力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设置驾驶人员、乘客休息区,提供饮用热水和常用药品等,为过往旅客提供贴心服务;主动为过路群众送医送药,修理故障车辆,并派出警车护送摩托车大军返乡过年。
宣传部门组织新闻媒体围绕“幸福广东,和谐春运”,及时对春运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东电台、南方网等主流媒体开设了春运专栏,派出大批记者深入春运第一线,做实、做活、做深春运报道,及时、准确地报道春运工作的安排部署和信息动态,为春运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了出行指引。
武警部队共派出2700余名官兵,圆满完成全省16个火车站和重点地区的巡逻防控任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和网上通缉逃犯49名,为车站、旅客做好事3000余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挽留外来务工人员留粤过年,精心组织活动,活跃节日气氛,丰富留粤外来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工作,在主要车站、码头设立了1200多个咨询服务点,现场提供有关咨询服务,派发“春风卡”等宣传资料,共为160余万人次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供求信息、职业指导、岗位援助等“一条龙”服务。同时,组织举办563场招聘会,进场求职的劳动者达123万人次,21.3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物价部门加大对公路客运检查力度,采取直接检查、重点抽查、现场询问、暗访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客运运价政策的执行情况、上限票价核定备案、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情况等,加强电话价格举报受理查处工作,切实维护广大旅客的切身利益。
民政部门提早筹备应急救助物资应对低温天气,启动了低温寒冷天气应急预案,为乞讨人员、老弱病残和年幼受助人员发放棉被、棉衣和饮食,开展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行动。春运期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750人次,资助车票返乡8590人次。
三、春运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春运,我省在春运组织、应急准备、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再创佳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春运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输市场秩序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农村道路管理难度大;三是卸客转运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011年春运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了,我办将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总结经验,推动全省春运工作向规范化、常态化的目标继续前进。同时,认真查找不足,研究解决问题,为明年春运工作更好、更顺利地开展打好基础,为建设幸福广东做出新的贡献。(广东省春运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