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前21天(1月19日-2月8日),安徽省春运总体情况良好,运输组织有序,安全形势稳定,没有出现旅客滞留和重特大安全事故。全省共完成旅客运输量3682.84万人次,同比增长12.1%,其中公路完成2995.39万人次,铁路完成240.04万人次,水运完成419.08万人次,民航完成28.33万人次。2月8日当天,全省共完成旅客运输量228.7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公路运输完成176.28万人次,铁路运输完成26.01万人次,水路运输完成24.94万人次,民航运输完成1.53万人次。
为应对节后返岗回校的客流高峰,安徽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多措并举,应对高峰。安徽省春运办认真分析春运客流变化特点,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节前节后客流高峰,保证人民群众正常出行。协调铁路部门,增开临时客车,提高总体运能,如2月8日合肥站增开了32对临客,大大缓解了运力紧张局面。针对农民工客流较为集中的特点,全省公路运输部门加强与江浙等省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力做好运输保障工作。如阜阳汽运集团节前与外地客运公司签订了近300台车况良好、安全舒适的豪华大巴,节后将陆续以加班、包车的方式,发往长三角、珠三角、胶东半岛、京津唐等农民工集中务工地,确保节后农民工顺利返岗。2月9日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合肥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5380人次,起降航班142架次,再次刷新合肥机场日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两项记录,预计客流高峰还将持续几天。合肥机场开通了所有办票柜台和安检通道,提供快捷优质服务,保证旅客快速、顺利出行。
(二)联网售票,方便群众。今年春运期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汽车客票邮政联网售票,在全省1482个邮政网点都可以买到长途汽车客票。这大大方便了出行旅客,特别是农村地区旅客的出行需要,受到了广泛好评。为应对节后旅客购票高峰,合肥火车站在打开售票大厅全部50个窗口的同时,在站前广场上还增加了60个临时售票窗口,尽量避免出现旅客长时间等待购票的现象。
(三)加强监督,确保安全。从1月15日起,交通运输厅专门组织春运安全督查组,分别由6位厅领导带队,深入到全省交通运输生产一线进行安全检查督导。在公路运输方面,认真落实“三把关一监督”和客运站“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等安全管理规定,配合交警部门,严厉打击超载运输行为,保持运输安全形势稳定。创新管理方法,在全省道路客运企业推行“一看二查三叮嘱”的安全叮嘱制度,强化驾驶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在水运方面,加强恶劣天气预警,严查违规、违法航行,配备安全救生设施,查处“三无”船舶,确保水运安全。在民航方面,落实各项空运管理规定,严格空管规则,防止恶劣天气下盲目起航、降落,落实行包和人员安检规定,确保航空安全。
(四)科学调度,增派运力。为应对客流高峰,全省道路运输将投入大中型客车125万台次,日均投放运力将达到3.24万台,日发班次将达到7.3万个;水上客运投入客渡运船舶1250艘,35500客位;合肥、蚌埠、阜阳等火车站也已周密部署,增加了临时列车100多对,采取了大量的便民措施;合肥机场今年在淮南、铜陵、蚌埠等六个城市开通了异地航站楼,春运期间全省机场计划增加航班349个,较去年增长7%,其中,广州和深圳分别增加100班和97班。为满足两岸和香港同胞春节期间往来探亲、访友和旅游的需求,积极协调航空公司安排了合肥至香港、台北的航班,确保两岸和香港同胞出行便捷、顺畅。同时,全省还储备公路客运应急运力886台,其中省级客运应急运力240台,应急运力货车1420台、9880个吨位。
(五)开展微笑服务,营造和谐氛围。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为司乘人员提供方便、快捷、安全、愉悦的出行服务。二是通过电话订票、网上订票、邮政联网票、送票上门等方式,方便乘客。三是改进服务措施,改善服务保障条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