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春运专栏 > 2011年春运

江西应对节后客流高峰相关措施

发布时间:2011/02/11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节后随着探亲人员和外出务工者客流汇集,江西春运客流呈现启动快、持续上升的特点,逐渐迎来客流高峰。从2月6日(大年初四)开始,连续4日,公路日均发运旅客超过130万人次,铁路日均发运超过20万人次,2月7日-9日,南昌昌北机场连续3天刷新历史最高记录,日均超过1.8万人次。为了应对客流高峰,各运输部门积极启动备用运力,加开班次、班线,全力保障客运需求。同时,针对近期江西省将出现的大范围降温、降水天气,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力争圆满完成后一阶段的春运任务。

一、铁路部门

南昌铁路局针对节后客流以出发为主的特点,加强站车客运组织工作,从售票、进站、候车、上车等环节,尽可能为旅客提供便利条件。一是强化售票组织。坚持列车票额100%投入窗口发售,客流较大车站实行24小时不间断售票;在南昌、九江等车站安装51台自动售票机,建立自动售票专区,分流窗口售票旅客;保障4000线容量电话订票系统正常运行,春运以来累计受理订票54.4万张,取票30.4万张;推进银卡购票试点,36个车站94个窗口及11台自动售票机安装了POS机,为旅客购票提供便利。尽量减少旅客排队时间,切实缓解买票难的问题。二是强化信息服务设立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开通电话容量200线,为旅客提供查询、投诉、咨询等服务。目前累计接听电话2.3万次。首次对接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为旅客提供列车时刻、票价、正晚点、剩余车票、代售点等信息查询服务。三是强化应急设施。针对客流高峰时段候车能力不足的实际,取消所有经营性茶座,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候车需求。在客流较大车站搭建临时候车棚、售票处雨棚7万平米,同比增加3万平米。其中,南昌站搭建15000平米、同比增加6200平米。四是细化服务措施。在车站设立综合服务台,接受旅客咨询在车站站前广场各入口处通过增加工作人员和增放相关信息提示牌,快速有效引导旅客进站,避免上错车等造成的麻烦。同时,针对新一轮雨雪降温天气,铁路部门已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二、道路部门

道路运管部门要求各运输企业应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域旅客出行特点,科学合理组织运力,并及时安排加班车辆,调整发班密度,积极做好应对节后客流高峰的准备工作。一是强化运力准备。各运输企业针对节后“学生流”、“民工流”等不同客流高峰特点,分别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确保运力准备充足,满足客流高峰运输的需求。二是加强运力组织。各运输企业在安排好现有班线客车正常运行的同时,在一些外出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大力开展“门到门”包车运输,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家至厂的门到门运输服务。三是密切部门配合。加强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沟通与衔接,发挥好“兜底”作用,确保铁路、航空一旦出现旅客滞留时,道路方面能够及时增开加班和包车运输,减少旅客滞留。四是严格站场安全管理。执行客运站“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制度,加大对道路运输企业,特别是从事跨省客运班线、超长班线、夜间班线、包车客运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发挥重点营运车辆动态信息联网联控系统的作用,强化客运、危险品车辆和驾驶员的动态监管,落实监控措施,确保安全。

三、水路部门

由于受到道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影响,江西省水上客运持续萎缩,各级水运部门在保障运力需求的同时,全力做好水上运输的安全监管。一是以客运、轮渡和危险品船舶、港站为重点,全方位、全时段加强安全防范和监控,加强值班守护,确保安全。二是完善客运、港站安检措施,加大对乘船旅客和行李物品的安全检查力度,对乘船旅客和行李物品安检率达到100%三是在重点港口实施入港证件管理制度,人员、车辆一律要登记办证入港,严密封堵危险分子和不法人员的进港通道。

四、民航部门

南昌昌北机场为缓解春运节后高峰保障压力,一是启用国际到达厅,分流部分国内旅客,有效盘活了航站楼内资源,化解了高峰时刻保障压力。二是安排安检人员引导旅客及时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减少旅客因不熟悉民航的相关规定而重复安检,提高安检效率。三是机场公安局调动派出所、治安支队民警协助交警支队维护机场高架桥上交通秩序,缓解因客流骤增造成的车流拥堵。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