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新闻资讯

沪苏浙皖规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

2022/03/19 新华网
  日前,沪苏浙皖体育局共同印发《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着力抢占全球体育产业竞合战略制高点,打造国际领先的现代体育产业集群、体育促进双循环新格局建设引领区、全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规划》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65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50万人。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体育产业生态系统,建成国际公认的体育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将建构“一核两轴三带五圈”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发挥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区域龙头的核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上海体育产业全球竞争力。布局沿长江和沿钱塘江水系—京杭运河两条体育产业发展轴,其中沿长江体育产业发展轴以上海、南京、合肥、苏锡常等都市圈为组团,形成贯穿东西的发展轴线;沿钱塘江水系—京杭运河体育产业发展轴以杭州、徐州、金华等城市为组团,形成纵贯南北的发展轴线。打造海洋特色运动产业带、浙皖山地特色运动产业带和南北翼运动装备产业带。加快都市圈体育产业发展,其中合肥都市圈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优势,重点发展智慧体育,加大体育科技产品研发力度,辐射周边城市梯度成长,加快以黄山为主要代表的皖南体育旅游休闲功能区建设,提升骑行、山地、水上、航空、汽车自驾等户外运动的知名度。
  “十四五”期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体育局将实施系列工程,共同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其中多项工程直接涉及安徽。
  实施长三角文体旅融合发展工程,以黄山—太平湖—九华山为核心,依托名山名水名镇名村等资源,促进体育与旅游、研学、健康、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体育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建设中的作用,支持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推动省际毗邻地区深度合作。
  实施体育赛事名城打造工程,支持合肥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体育之城”,构建以“赛”育“市”、以“市”促“赛”的发展机制,建立以赛事聚集产业要素的体育服务业新格局,丰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内容,推动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探索优秀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新模式。
  据悉,“十三五”时期,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下,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产业一体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统计,2020年,长三角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519.42亿元;实现增加值3522.98亿元,占同期长三角GDP的1.4%。“十三五”期间,长三角体育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12.3%,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