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新闻资讯

长三角示范区教师一体化培养方案出炉

发布时间:2021/11/15
来源:中国江苏网
[ 打印 ]
  10月13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教师一体化培养方案》发布仪式暨示范区培训者培训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开班典礼在江苏吴江举行。
  “一年多来,执委会会同三级八方教育部门以推动一体化示范区乃至长三角地区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为目标,突出资源共享、辐射引领和合作交流三大功能,推动示范区教师一体化高质量培养。”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新出台的《方案》,将以七大机制保障总领示范区教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智库共享。建立示范区师训联盟专家库,充分利用一体化示范区三地名师、名校长,以及各地专业培训机构资源,聘请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入库,形成能三地共享、满足全学段全学科师训的专家库。
  (二)课程共建。依托师训联盟专家资源库,结合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形势,突出一体化示范区教师新时代发展的新需求,组织制定培训标准,建设培训课程资源,积极打造区域特色培训课程。
  (三)轮值主持。优化特色培训课程,三地按照将各自成熟、优质培训项目纳入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联合推出并打造“示范区名优教师在课堂”系列活动,由一体化示范区三地轮值承办。
  (四)名师联训。共建“示范区教育名师工作室”,三地各自推出若干名优教师,成立教育名师工作室,跨区域招收三地青年骨干教师为工作室成员,联合培养优质教育后备人才。
  (五)规培互通。共建一体化示范区“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统一标准,联合验收,定期研讨,开展新教师规范化培养、校本研修、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六)学分互认。一体化示范区联合开展的师训活动,纳入一体化示范区各地的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系统,一体化示范区三地互认培训学分学时,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联合培养的动力。
  品牌联建。与北师大、华东师大、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国内顶尖教育院校、机构合作,联合打造一体化示范区教师培养的若干个专业内设机构品牌,充分发挥教师培养的高端引领作用。
  当天,长三角示范区培训者培训力提升高级研修班进行开班,青吴嘉三地教研员、教科员、教师培训人员等70人,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展56课时集中培训。同时,与北师大合作,三地选派优秀校园长30人在示范区教师发展学院开展56课时集中培训。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