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代我国金融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归根结底在于将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长期执政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部门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的调节,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内外部的冲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稳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运行营造了良好金融环境,为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金融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把脉定向。有了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个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金融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各项工作才得以笃定前行。
二、认真学习、全面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内外大势、重塑我国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当前,金融部门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是把握第四次科技革命机遇,完善中国特色的科创金融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按照科技创新生命周期为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破解重大科技“卡脖子”问题。
二是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构建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能源供给体系战略性优化调整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三是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独特作用,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是围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稳健推进金融体系制度性开放,支持构建高水平国际循环新格局。
三、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我们逐步深化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科学内涵的理解。
一是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是金融工作的“根”和“魂”。
二是坚持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金融为国家战略服务,为人民利益服务。
三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五是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具有高度适应性、普惠性、竞争力的金融体系。
六是坚持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同配合。
七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善于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金融法律,建设中国特色的法治金融。
八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严的氛围,构建纪律监督、监管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监督和员工监督协同一体的大监督体系。
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地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矢志不渝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利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行稳致远,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管理牵头部门,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自觉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陈雨露,本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