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好、贯彻好这一重要思想,对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从鲜明时代特征、突出理论贡献、巨大实践价值、重要世界意义等维度,不断加深理解和把握。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因应挑战回答时代课题
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我们党的理论从来不是在实验室里、书斋里思考研究形成的,而是在直面各种问题挑战、与时代同频共进的过程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大后,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错综复杂,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低迷,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显著,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面对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完善发展理念、思想、战略,进而推动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如何在世界经济大潮中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大局,成为我们党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
越是风高浪急,越需要思想领航定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深邃思考新时代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全面系统地提出科学理念、有效对策。从判断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到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再到作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当中国经济航船行进到新的关键一程,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202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显著提升了信心、改善了预期、激发了发展动能。在指导经济工作的生动实践中,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个个关键时刻作出关键指引,推动我国经济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二、习近平经济思想守正创新作出理论贡献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置身其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二十一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提出一系列标识性概念范畴、独创性思想观点,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重要原创性贡献。对此,至少可以从以下若干方面来理解。
这一重要思想创造性提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大理论观点,强调党的领导要在经济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阐明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和政治高度统一的辩证关系;创造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等,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性提出树立和坚持新发展理念,阐明了关于发展的根本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创造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创造性提出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超越了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与政府对立的观点;创造性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阐明了新形势下推进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创造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方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和需要关系的理论;创造性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深化了我们党对以开放合作实现自立自强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的理论;创造性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辩证关系的认识;创造性提出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世界经济的理论;等等。
三、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发展凸显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10多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勇毅担当,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些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是对习近平经济思想实践价值的最好诠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近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1%,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1.3%上升到17%左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大台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内需主引擎作用凸显,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实现了多年想实现而没有实现的重大结构性变革。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开辟,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名升至第11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产业体系完备,经营主体类型多样,适应环境变化和经济波动的能力日益增强。经济安全屏障更加牢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推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积极进展,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等领域安全保障切实加强,经济发展的安全性自主性明显提升。
回顾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事实雄辩证明,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
四、习近平经济思想立己达人彰显世界意义
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造福世界。习近平总书记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着眼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担当。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面对多重困境,习近平经济思想始终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来破解各种全球性问题。这一重要思想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张,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世界之问。现在,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从中国经济实践中升华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不少国家政党政要争相访华,希望更深入地学习了解中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经验。
有启迪世界的深邃思想,更有改变世界的实际行动。中国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赋能全球发展,让更多国家成为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同路人。近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受逆流,美国不断挥舞“关税大棒”破坏贸易秩序。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引领中国在逆风逆水中无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历经风雨洗礼,中国经济的大海更加壮阔、更加广袤,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作为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在学好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上负有光荣使命。2025年5月,我们会同中央7家单位,联合举办了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题研讨班,目前正在推进第二阶段的联学培训。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党校职能、发挥独特优势,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持续加强相关教学、研究、阐释、宣传工作。一是精心打造专题课程,力求讲全讲准、讲深讲透,引导广大学员深学笃行,确保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组织精干力量,进一步深化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聚焦经济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为党献策;三是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有力有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本文系作者7月29日在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2025年会上的讲话,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5年第8期)
作者:谢春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