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学习、融会贯通,深刻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洞见,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为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南。特别是要看到,面对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历史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网信事业践行新发展理念、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数字经济发展、信息惠民为民、网络安全保障、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阐明了以网信事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时代方位、目标要求、重点任务、路径选择等,深刻回答了事关信息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对信息化变革趋势的深刻洞察、对信息革命浪潮的准确判断、对信息化条件下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实际,认真学习领会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吃透精髓要义,切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一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信事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加速器、催化剂”“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等等。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规律,深刻洞察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性作用,深刻阐明了网信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为推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要改革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意义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加强核心技术突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坚定不移支持网信企业做大做强,也要加强规范引导,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把握未来发展制高点,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惠民为民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要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全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深刻阐明了网信事业必须坚持的政治立场,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
五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等等。这些重要论述,着眼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刻阐明了网络安全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为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指明了前进方向。
六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愿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同各国携手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开辟新空间”“要推动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探索建立多边、透明、包容的数字领域国际贸易规则”“要共同完善数据治理规则,确保数据的安全有序利用”“要鼓励和支持我国网信企业走出去,深化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展现了中国推进互联网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进网络空间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科学把握当前网络强国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网络强国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网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增强做好新时代网信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主动性,抢抓机遇、应对挑战、防范风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网信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迫切需要加快抢占信息时代发展制高点。当前,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成为新生产工具,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新生产条件,数据资源成为新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成为新动力引擎,数字生活成为新生活场景。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泽字节)。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深度赋能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信息化发展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表现出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网信领域越来越成为当前最具革命性、最富创新性、最有发展活力的领域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网信领域作为关键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抢占信息时代未来发展制高点。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任务十分紧迫,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网信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随着信息技术迭代升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加速突破应用,国际信息技术领域竞争空前激烈。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加快弥补自主软硬件短板,着力构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链整合,移动通信、光传输、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加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研究应用加快推进,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网信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以先进技术突破促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人民群众对网络化数字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多样,迫切需要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当前,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信息化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得上、用得好互联网已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是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人们的学习、工作、交往、出行、娱乐、购物等都被互联网深刻改变和重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区域、城乡、群体、行业数字化发展还不平衡,全民数字素养还有待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还需提高,信息化服务质量亟待提升,满足人民群众要求和期待还有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信息惠民为民,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四是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风险威胁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全面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审视我们面临的安全威胁,最现实的、日常大量发生的不是来自海上、陆地、领空、太空,而是来自被称为“第五疆域”的网络空间。当前,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愈发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各领域传导渗透,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活动时有发生,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供应链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带来新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强化风险意识,增强底线思维,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屏障。
五是网信工作肩负的使命任务更加重要,迫切需要加快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信息革命的时代潮流发生历史性交汇。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信息时代的“时”与“势”,鲜明提出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赋予了网信事业重要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新时代以来,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同时网信领域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推进网信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提高用网治网能力和水平,奋力开创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
三、肩负使命、担当作为,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服务支撑保障
新征程上,网信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先导性特征、全局性影响、战略性地位、驱动性作用更加凸显。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自觉站在党之大业、国之大计、民之大事的高度,肩负起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赋能国家治理、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国际合作,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
一是坚持夯实基础,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秉持适度超前、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深化“双千兆”网络在重点领域、重点场所覆盖,推进5G-A、高速光网等规模部署,加强6G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建设布局,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
二是坚持自立自强,推进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一体改革,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推进,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强化前沿技术布局,加强集成电路、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国产CPU、存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等产品应用迭代,推进区块链创新发展,完善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生态。加强信息化发展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产学研用纵深发展。
三是坚持驱动引领,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垂直领域应用,培育数智化新服务新产品。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商务,深化拓展航运贸易数字化。
四是坚持技术赋能,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电子政务发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政务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加强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持续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提升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
五是坚持网信为民,推动人民群众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深入推进信息惠民为民,打造更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强重要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发展数字健康,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信息强农惠农富农。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完善数字化适老助残应用和服务。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提升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
六是坚持筑牢屏障,切实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强化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国家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持续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事件处置等能力,健全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推动这一重要领域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与安全保障。加快探索更加便利化的数据跨境安全管理机制,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全面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办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七是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大力宣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深化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网信议题讨论,高水平建设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持续办好乌镇峰会,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推进数字经济、数据安全、技术创新、文化互鉴等领域合作,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作者: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 庄荣文;本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