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经济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秉持家国情怀、经世济民、求实创新的精神,加快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论述精神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对新时代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重要论述。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和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进一步强调要建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化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从根本上破解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的“失语”、教材中的“失踪”、论坛上的“失声”问题。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要努力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从构建“三大体系”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更加明确的方向。
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言必称希腊”,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学术迎来形成“自我主张”的黄金期,要摆脱对西方概念、范畴、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的依赖,从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出发,积极推进理论和学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努力形成能够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反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知识体系。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要立足中国实际,把握新趋势、结合新实践、总结新经验,真正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提出具备普遍解释力的原创性概念、命题、原理,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提炼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二、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经济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按照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这既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更加精准地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具体实践,也能够更好地突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性、原创性。
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逻辑结构不是纯粹抽象思辨的产物,而是在梳理总结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资本论的重要特点就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在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还处于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抽象化阶段。因此,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从历史逻辑的发展角度来研究,从“中国特色”中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坚持学理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作为理论体系,必须经过系统化、学理化的发展,体现为一整套相互联系的概念、范畴、原理和逻辑结构,并能够经受逻辑和实践的检验。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形成的重要特点,是重大理论创新和改革发展总体战略、总体方案的顶层设计相统一,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因此,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进行科学的理论抽象,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范畴、清晰的分析框架和逻辑结构,也须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
三、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对象、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
关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对象。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但是,由于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同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生产关系不能脱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其研究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时,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处在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不仅要重视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更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研究生产关系。因此,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等的认识和研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运行和发展规律、体制改革和动力保障等的探索研究,以及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基本范畴。由此,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逐步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而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
关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主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改革开放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当前看,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之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发展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把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科主线,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而且紧密贴合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
关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关键是要体现自主性,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标识性基本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这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加强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和特征。二是基本理论。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了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理论,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内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是基本方法。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等一系列策略方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对这些基本方法进行研究阐释和学理化研究。与此同时,要按照建立中国经济学“三大体系”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总之,中国道路呼唤中国理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推进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当下理论界和全体学人共同肩负的使命。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王昌林,原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4年第10期)